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如此強大了?(二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二炮局?
那是什麼東西,火器?
哦,這個東西不能詳細說啊,保密,好吧,那繼續說,安南沒了,成了交趾郡,這是好事啊,早就看安南不順眼了,無論陳氏還是胡氏,都不是啥好人。
大興教育?
國子監新學,醫學院、兵學院、匠學院、數學院……
好吧,朱允炆也夠瘋狂,格物學是什麼東西?
物理?
物也會有理?
對,是有的,朱熹不也說了理在物裡面,格物,不就是格出物的道理嘛。不過你們說的格物和物理,為何與朱熹的不一樣……
拼音是啥,阿波詞德額佛歌?
聽不懂,傅霖,你確定他不是在罵我?
社學,這東西又建起來了啊,好事啊,好事,文教大興有望!
啥,齊王造了反,白蓮教鬧了事,朱允炆削了藩,朱棣這個燕王不住在北平了,遷居南京了?
疏浚會通河?
天啊,這,朱允炆也太敢做了,難道他忘記了元朝是怎麼滅亡的?修河這種事,怎麼能輕易去做?他當真以為朱元璋不想修大運河?朱元璋也不敢做這種超級大事啊,元末的熊熊大火就是從河堤旁點燃的。
什麼,大運河已經暢通了?
運河修成了?
傅安、郭驥很是震驚,這些年來,朱允炆辦了也太多的事情吧。
王全臻嚐了一口吃,已經是涼透了,繼續說道:“運河之事,利在當代與後世,自不必多說。要說最有爭議的,還是遷都之事。”
“遷都?”
傅安揉了揉腮幫子,有些抽筋了,一個接一個的震驚,讓人根本無法消化。
郭驥難以置信:“遷都,遷到哪裡去?為何要遷都?”
如此勞民傷財之事,建文帝是怎麼想的?
王全臻喝了一口酒,笑道:“遷都北平,你們不知道,現在的北平新都正在營造之中,常年有民力三十萬人在做工,等到秋收之後人更多,最多的時候有五十多萬人……”
傅安很是擔憂:“皇上就不擔心徵調民力過甚,引起禍端嗎?”
王全臻搖了搖頭:“禍端?你可知道朝廷為了新都耗費了多少錢鈔,就那些匠人,一年所得堪比我的俸祿都多,若不是身子板扛不住,我都想去當匠人了……”
傅安皺眉:“你是說,這些民力都是拿錢做工的,不是朝廷免費的徭役?”
傅霖幫著說了句:“父親,這都是真的,朝廷雖然沒有下旨取消免費徭役,但無論是運輸糧食,還是徵調做工,無論是修河,還是土木,朝廷都會給錢。兒子我還在金川門外的糧倉幹過,一個月一結,一文錢都沒短缺過。”
“這,這要耗費多少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