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不是每個地方都是北平,小地主多,也有足夠的人手去耕作,賣了屯田也不影響糧食供應。像甘肅、遼東等地,就是想賣地,也得有人去買才行……

人口還是不夠多,否則移民出關,在遼東大規模開墾黑土地多好。可惜,關內多少地方都荒蕪著,多少土地都沒被利用起來,實在是顧不上關外了。

現在的女真還不夠強大,讓他們抓抓魚,打打獵也無妨,等自己騰出手來,再收拾遼東等地。

哪裡都要錢,財政蛋糕再大,也經不起分食。

宋晟解釋道:“馬種,臣需要購置馬種。”

“如何購置?”

朱允炆詢問。

宋晟認真回道:“臣想請旨於哈密、沙洲等地,設定茶馬司,吸引西番進行茶馬貿易。眼下亦力把裡雖是混亂,戰馬交易還是可以進行。而採取茶葉,也需要錢鈔。”

朱允炆放下文書,揉了揉眉心,沒有說話。

茶,對於漢族人而言,只不過是一類飲品,可對遊牧民族而言,則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加上游牧民族所在的地區沒有辦法種植茶樹,想要弄點茶,還得從大明搞進口買賣。

朱元璋曾下令,私茶出境論死,駙馬歐陽倫之所以被殺,就是犯了這一條。

明代茶葉和鹽鐵差不多,都是官營制。朱元璋曾用一段話,表明了茶葉的重要性:

“此所以制番人之死命,壯中國之藩籬,斷匈奴之右臂者,其所繫誠重且大,而非可以尋常處之也。”

茶馬貿易是明初獲取與補充戰馬的重要手段。

當然,官營茶葉,並不意味著朝廷直接給宋晟,對於茶葉、鹽方面,朝廷都設定有專門的茶引、鹽引,商人透過幫助朝廷運輸相應的貨物,來取得這些茶引與鹽引。也就是說,尋常時期茶、糧食、鹽等運輸的主力,是商隊。

商隊來一趟,自然是不可能只帶來這點東西的,還會帶來一些農具、瓷器、軍士所需,犒賞所用,為了屯田,為了軍心,總需要花點錢買下來的。再說了,銀子與銅錢是硬通貨,大明寶鈔在西域也有點信譽,人家不一定只要茶葉,還可能要現金。

朱允炆思慮再三,伸出手道:“一年五十萬兩,怕是戶部的極限了,實在是缺馬,你也可以向北面走走,順手帶一些戰馬回來,以你宋晟的本事,這不算難吧……”

宋晟吞嚥了下口水,皇上這是讓自己出關打劫去嗎?

得,就這樣幹。

瓦剌韃靼缺東西就南下搶大明的,大明現在也缺東西了,北上一下,貌似也不算啥。

打不過主力,還打不了殘餘部落?

宋晟哼著小調走了。

朱允炆似乎看到了夏元吉吹鬍子的場景,這個戶部尚書真的不好當。不過馬場實在重要,該有的支出還是不可短缺。

安全域性來了訊息,宋正臣、茹瑺、朱高煦等人已經到了長江北岸,傍晚就可入城。

朱允炆還在等朱棣的反應,在等眾藩王的反應,會不會拿《皇明祖訓》來追罪茹瑺,可讓朱允炆失望的是,茹瑺、朱高煦都到了刑部大門外,眾藩王沒一個動靜的,似乎根本就不知道朱高煦被茹瑺抓了的訊息。

一出好戲還沒開始,就已經散場了。

不,且慢。

御史插了一腳,事情又好看了。

都察院的御史程兆彈劾茹瑺違背祖制,擅扣皇親國戚,罪不可赦,在燕王府睡覺的朱棣聽到訊息,從床上跳了下來,摘了寶劍就想衝出去把程兆給砍了。

那是我兒子,不是你兒子,我都沒吭聲,你出什麼聲?

朱棣看出來了茹瑺的用意,也看出來了事情背後的危險,這種事就需要冷處理,讓朱高煦和茹瑺都去刑部,用不了幾天,自然有人會將他們放出來。

如果把事情鬧大,傳得滿城風雨,那朱高煦的名譽就徹底完了,雖然他也沒啥好名譽,但燕王府還是要臉的。現在京師官員那麼多,一旦有了惡名,等他們回去之後說其大朝覲期間的事,那朱高煦的大名就能傳到大名的每個角落去了。

朱棣生怕眾藩王因此找朱允炆鬧騰,特意寫了書信告訴所有在京藩王,這件事都別管,這是自家的事,不需要你們幫忙。

現在好了,御史蹦躂起來了,這不是幫助朱高煦,這是害朱高煦啊。

王妃徐儀華連忙拉著朱棣,言官可是砍不得的,現在最緊要的,是入宮讓朱允炆早點處理好這件事,別鬧大了。

朱棣丟下寶劍,一臉愁苦,自己怎麼就生下來這麼一個蠢貨兒子,讓你跑出京師避避風頭,還在半路給自己惹事,惹事就惹事,還被人抓了現行,給人當了牌子。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