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巧深感振奮,這意味著朱允炆沒有將蒸汽機作為一個簡單的專案,而是抬升到了一門課業的高度,想要調動更多人才全力研究、最佳化與應用。

“臣領旨!”

公輸巧肅然答應。

朱允炆含笑看著陶增光、趙源等人:“你們也可以參與進來,當然,二炮局、兵仗局、科技局承擔的任務不能丟,辛苦一些。”

陶增光等人不覺得疲憊,只覺高興。如此偉大的工程,誰不願意參與其中?

苦一些,累一些,沒什麼,人活一世,不就是為了做出點問心無愧的事嗎?

肩膀上扛著的,不止是腦袋,還有頭頂的天,腳底下踩著的,不止是鞋履,還有厚重的土地。頂天立地的好男兒,誰會畏苦怕累?

朱允炆知道此時的蒸汽機熱效率還很低,相應的研究還遠不到位,也知這些事急不得,連一群大人物都很難一下子接受這些新事物,何況是監生?

人才的積累,思想的轉變,都需要時間。

朱允炆與眾人討論之後,確定了蒸汽機適配船隻作為第一任務,並下旨讓龍江船廠的萬海平、梁尚才進入匠學院,一起研發蒸汽機如何為船隻提供動力,並將螺旋槳的設計思路提了出來,剩下的理論、資料分析、製造與裝配,都是匠人的事。

便在此時,駱顏兒的侍女喬慧在內侍的陪同下,匆匆進入匠學院,急忙通報:“淑妃臨盆。”

朱允炆聽聞,趕至後宮時,淑妃已順利誕下一個女嬰,母女平安。

看著襁褓裡的女嬰,朱允炆滿是歡喜,抓著床榻上駱顏兒的手,看出了她的虛弱與失落,滿是深情地說:“這是朕與你的女兒,是大明的長公主,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雙喜,傳下話去,朕喜得千金,所有宮女、內侍,都來承乾宮領賞!”

馬恩慧有些心疼,哼了聲:“皇上可真是偏心,不說文奎,就是文垣時,也不見如此大手筆。”

朱允炆哈哈大笑:“臭小子能和閨女比嗎?”

馬恩慧與寧妃並不是真的介意,閨女,公主,說好聽是寶,掌上明珠,可畢竟女兒家遲早要出嫁的,到時候可就不再是皇宮裡的人。

不過看朱允炆的歡喜不像是對駱顏兒的安慰,而是真的喜歡。

駱顏兒是有些悲傷的,皇宮裡面是母憑子貴,公主地位遠不如皇子,這肚子實在是不爭氣。但看朱允炆抱著女兒不準皇后碰,不由又多了一份輕鬆。

無論男女,都是自己的骨肉。

父親走了,母親走了,自己也終於成為了母親。

祖母還好吧?

她似乎沒有來宮裡,駱顏兒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馬恩慧臉上的笑有些僵硬,朱允炆抱著女兒,輕聲說:“郭夫人身體不太好,留在句容等待訊息,朕這就差人將訊息告訴她老人家。”

駱顏兒不疑,昏昏然沉睡下去。

走出承乾宮,馬恩慧見朱允炆有些出神,嘆道:“郭夫人與駱家的事什麼時候告訴她合適,總不能一直瞞下去。”

朱允炆指了指前面的亭子,開口說:“等出了月子,朕親自給她說吧。”

馬恩慧答應下來,駱家、郭家的事太過驚人,在駱顏兒休養期間還是不要說的好。

朱允炆拿起瓜果品嚐了一口,與馬恩慧商議道:“文奎已經八歲,也是一個小大人了,朕打算讓他去鳳陽謁陵。皇后以為如何?”

馬恩慧有些擔憂:“皇上,是不是早了一些,他還是個未經世事的孩子……”

朱允炆微微搖頭:“小是小了一些,可總在皇宮裡學習治國之道,也太封閉他的認識。他需要去民間走一走,看一看,知道百姓怎麼耕作,知道莊稼是什麼模樣,知道如何打水,如何澆灌。年紀小,心柔軟,印象才深刻,若年紀大起來,心性定了,還沒有走出過皇宮一次,他日說出何不食肉糜的話,朕怕是會打斷他的腿啊。”

馬恩慧抿嘴一笑:“看來為了兒子這雙腿,臣妾也得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