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吾良亹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起身回座。

朝鮮使臣剛想出來,暹羅使臣烏藍又跑了出來:“聖明的天朝皇上,還請為我們做主啊。”

朱允炆皺眉,不明白暹羅有什麼冤屈可以哭喊的。

烏藍說出了哭喊的理由:“八百大甸兇猛侵犯我國,實在是可惡之至啊。我們鑑於八百大甸效忠大明,不敢出兵,現屢屢撤退,還請天朝皇上給我們一個交代。”

朱允炆皺眉看向鐵鉉,沐晟出兵的事不是已經敲定了,聖旨都傳出去了,為何沒給人家使臣說?鐵鉉無奈地攤開手,表示自己不知道,他們沒問,所以沒說……

得,這個事好解決,等你們使臣回去之後,估計八百大甸裡的八百媳婦已經成了大明的了。

烏藍使臣聽聞,頓時喜笑顏開。

瓦剌使臣也忽止沒等烏藍回到位置上,就先跑了出來:“聖明的天子,一定要為我們瓦剌主持公道啊。”

朱允炆嘴角有些抖動,藩屬國讓大明主持公道可以理解,你們瓦剌啥時候是大明的藩屬了,馬哈木嘴上請封,不過是蟄伏的手段罷了,大明想給你們公道公道,馬哈木讓嗎?

“還請使臣細說。”

朱允炆微抬手。

也忽止連忙控訴:“自我部臣服大明以來,屢屢為哈什哈所部、韃靼本部不斷襲擾,部落無法靜養,牧民損傷無數,我部嚴重缺鹽鐵與武器,多次告求大明邊將,所求支援,可無奈無人響應,瓦剌部只好一再遷徙,再這樣下去,瓦剌將不復存在!”

朱允炆可沒有相信也忽止的話,馬哈木等人主導的瓦剌部落確實遭遇了哈什哈、鬼力赤等人的攻擊,但瓦剌可沒什麼損失,損失更大的反而是哈什哈與鬼力赤。

不過瓦剌缺乏鹽鐵這倒是真的,向大明邊將求援、沒人搭理也是真的。大明邊將誰會管瓦剌的死活,真要是馬哈木死了,估計還敲鑼打鼓慶賀一番……

也忽止誇大了瓦剌的危機,只為了所求更多的援助。

朱允炆看向鐵鉉,道:“兵部怎麼看?”

鐵鉉自然明白朱允炆的意思,對也忽止說:“使臣可莫要誇大其詞,瓦剌所部如何,陝西行都司是來過奏報的。大明可以理解順寧王(馬哈木)所要援助的心情,可問題是,道路不通啊。韃靼盤踞在河套、甘肅一帶,我朝商人即便是想要去瓦剌,也做不到啊。”

“大明答應瓦剌的互市,這一年可是月月開的,但你們沒派人來交易,能怪大明嗎?不能吧。所以說,這都是韃靼的錯,是韃靼阻礙了道路,是韃靼讓你們沒辦法來互市。使臣回去之後可以告訴順寧王,大明願與他合擊韃靼,開啟互市通道。”

也忽止無語,真要那麼容易,瓦剌早就打了。現在這情況,誰敢輕易打仗啊,鬼知道宋晟會不會突然背後來一刀。

朱允炆對瓦剌使臣說:“互市的前提是商人能順利出關,韃靼勢大,瓦剌也有責任。你可以告訴瓦剌三王,不久之後,大明將派遣大軍進駐肅州等地,若瓦剌願與大明聯手趕走韃靼,可以與前線統帥燕王商議。”

“燕王?”

也忽止臉色一白。

燕王朱棣的名聲在瓦剌、韃靼還是很響亮的,這個明太祖的第四個兒子,頗是善戰,在喬巴山的時候,面對韃靼與瓦剌精銳竟然還敢使用破綻百出的添油戰術,可謂是懂兵法又膽子奇大的人。

他去西北當統帥,這對瓦剌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啊,當然,對於韃靼更是個威脅。

“外臣領命。”

也忽止沒有繼續控訴,朱允炆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共同打擊韃靼是唯一的選項,否則,什麼互市,什麼貿易,想都別想。

鬼力赤、阿魯臺,得,反正這些人也該死,馬哈木想收拾他們已經很久了,只不過因為哈什哈還活著,騰不出手來對付韃靼。

趁著朱棣去西北,或許真的能給韃靼一次重創,讓其遠離西部,回到中部與東部草原。

“天朝皇帝!”

等待得有些不耐煩的朝鮮使臣終於站了出來,鄭津、李貴齡齊刷刷地跪了下來,在眾多使臣驚愕的目光中猛地重重叩頭,一次,兩次,三次!

鄭津、李貴齡抬起帶血的額頭,齊聲喊道:“天朝皇帝若要殺我等,就在這裡動手吧!萬望天朝皇帝高抬貴手,放朝鮮無數百姓一條活路!”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