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商人的出路(一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常家,書房。
周忱走向椅子,見椅子紋理黑白相間,深淺交錯,頗有神韻,不由暗暗吃驚,這傢俱怕是黑檀木所制,是檀木中僅次於紫檀木的存在,聽聞只有南洋才有。
坐定之後,看向周圍佈置,不遠處的主人桌案惹人注意,這並非是尋常的平頭案,而是時興起來的雕螭紋翹頭案,案面兩端翹頭,面下直牙條,腿、牙頭、案面間用夾頭榫結合。牙條兩端雕相對的回紋,牙頭作捲雲形。直腿外撇,兩側腿間安插擋板,透雕螭紋。造型古樸,紋飾流暢,端莊穩重,是一上好桌案。
至於一旁的青綠古銅鼎、精緻的琉璃與玻璃擺件,小几、香盒、酒槲、小珊瑚等也各有特色。牆壁之上,還掛著兩幅字畫,似是前宋之作。
檀香嫋嫋,沁人心魂。
薄盞香茗,回味甘甜。
常百業走了進來,對站起來的周忱主動拱手:“周公子,久仰久仰。”
周忱回禮:“不敢,常公子才是如雷貫耳,今日一見,果是不凡。”
“請坐。”
分賓主坐定,常百業便不再言語,只含笑看著周忱。
周忱什麼場面沒見過,殿試的時候在朱允炆面前還能書寫如飛,國子監裡面大小場面經歷無數,還不至見一商人而緊張,輕鬆開口:“常公子年少有為,這家中佈置,怕是千金難換吧。但在周某看來,這佈置中還缺一樣物件。”
常百業看了一眼周忱,端起茶碗,抿了一口便放下:“說說,缺了什麼物件?”
周忱拍了拍腿上的木匣:“缺少這一件。”
常百業凝眸看著木匣,雖是紫黑色,顯然是上了生漆,而非是真正好木,算不得什麼稀奇,想來周忱說的是木匣中物,不由產生了一些興趣:“拿出來看看吧。”
周忱將木匣放在一旁的桌上,開啟木匣,取出了十張字貫一萬的債券,起身走向常百業的桌案,雙手遞了過去:“這一物,可比滿屋寶貝更珍貴。”
“這是?”
常百業接過,看著如此大精緻的紙張,手指搓了搓,不由變得嚴肅起來,僅僅是這材質,就不是尋常紙張,而是寶鈔一類的特殊桑紙材質,能製備這種紙張的,只能是朝廷。
“大明國家債券,字貫一萬。”
常百業看著正面,除了以上字樣外,就是各式防偽花紋,左側還印有國徽,下面有一行小字:
皇室擔保,戶部發行,錢莊備案。
常百業不由地吸了一口氣,這小小的債券來頭是不是也太大了一些?
皇室擔保?
這說明這債券背後竟是建文皇帝朱允炆!
戶部發行?
這可是大明朝廷,天下之財匯聚之地的戶部,他們竟然發售起來什麼債券?
錢莊備案?
這裡的錢莊只能是皇室中央錢莊,一旁還帶著其錢莊標記。
簡單的十幾個字,關聯了皇室、戶部、錢莊,上一次如此大的動作還是大明新式寶鈔。
周忱介紹道:“這類債券乃是朝廷剛剛印製發行,面向大明子民。這背後有著債券說明與目的,也有著相應的約束條款。”
常百業聽聞,翻過債券看向反面,果然看到了簡約的文字說明,並列出了七條內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一個表格。
表格分六行五列,最上面一行列中分別寫著字貫、年份、年息、年息所得、匯總所得。下面的行中則介紹了購置債券一年至五年的不同年息,年息所得與匯總所得。
一萬債券,購置三年,年息百分之八,年息所得是八百兩,匯總所得為一萬零八百兩。若購置五年,年息則是百分之十,年息所得是一千兩。
常百業精通賬目,很快就明白了債券,這不就是一借條嘛,借來多少錢,到時候多還一部分。感情是皇室、戶部缺錢花了,這才想起向百姓借錢了。
仔細想想也是,這幾年中大明到處都在興建這個興建那個,哪裡不需要花錢?現在新都營造正在進行,西北又要打仗,朝廷能有多少底子夠耗?
給商人與百姓借錢?
呵呵,這算盤,恐怕也只有朱允炆這個皇帝才能想得出來吧,若是尋常大臣提出來,恐怕已經被官員彈劾到閉門不出了吧。
“你想讓常家買債券,給戶部錢,呵呵,這個生意,可不怎麼划算啊。”
常百業明白過來,婉言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