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大督官(三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劉儁笑道:“放心吧,這並不只是吏部評選的結果,也是內閣多次請求,皇上點頭的結果。在出發之前,皇上曾傳召於我,至開封府時,找你二人詳談。”
“皇上親自囑託?”
齊泰與景清有些感動,在建文皇帝登基之後沒多久,兩個人就因為開封府官場塌陷而牽連其中,直接被踢到了開封,這一干,就是五年多。
五年來,開封府風氣大改,百姓忙於耕作,商人絡繹不絕,開封府徹底從一個依賴於朝廷戶部支援的府,轉變為一個向朝廷支援的府,加上移民有效,開封府年年賦稅增加,儼然成為了北方賦稅重地。
而這,離不開齊泰、景清的清廉為政,勤勉為民!
這一切,都被朝廷看在眼中,就連朱允炆也對這兩人產生了極大的改觀。
事實證明,齊泰並不是一個笨拙的無能的人,他只是缺乏歷練,缺乏打磨。歷史上的他直接從東宮屬官提升為朝廷重臣,沒有經驗的書生,只能坐而論劍,不見光影,最後遭遇反噬。
可經過五年的地方生涯,齊泰用才能、政績證明了自己。
劉儁很清楚,朱允炆需要這兩個人返回京師,委以重任,只不過有些事還必須處理好。
“皇上口諭。”
劉儁輕聲說。
齊泰與景清剛想下跪,卻被劉儁連忙攔住,快速說:“皇上要你們選好接任之人,務求開封府延續清廉為政的大局,保護開封百姓不遭貪官汙吏毒害!”
齊泰凝重地點了點頭,景清也抓著鬍鬚,呵呵笑著。
說不想回京,就真的有些自欺欺人了。
齊泰與劉儁商量一番,看著京軍紮營在野,不由皺眉問:“大軍在此停留不過一夜,何必辛苦紮營?”
劉儁嚴肅地說:“燕王治軍,令行禁止。大軍停宿,當紮營,這是軍律。當下雖未出關,但也是尊令行事。”
“燕王作統帥,果是厲害。”
齊泰沉聲。
記憶有些恍惚,在朱允炆登基之前,他曾動過削藩,除掉燕王的心思,他登基之後,自己屢屢進言,希望朱允炆發殺機,削藩燕王。
可這一晃五年,風雲變幻,燕王臣服了,周王死了,齊王死了,寧王也臣服了,其他藩王一股腦入了京,要麼成了商人,要麼守著礦山當金山在家裡過日子。
洪武藩王二三十,就這麼眨眼間被朱允炆收拾得一乾二淨。
可令齊泰疑惑與費解的是,朱允炆削藩最畏燕王朱棣,可偏偏在這種關鍵時候,竟啟用了朱棣,還將十萬京軍交付於他!
這種信任,這種託付,實在是有些不像是自己認識的東宮太子朱允炆,更像是換了一個人。或許,登基稱帝,手握乾坤,氣度、心思與手段都變了吧。
開封府囤積有大量糧草,足夠大軍取用。
夜深人靜,朱棣坐在大帳中,聽聞楊烽火的事之後,當即傳喚楊烽火,問詢後,與徐輝祖、劉儁、薛夏等人商議之後,提拔楊烽火擔任五軍營三千軍士的督官,專職鼓舞軍心、培養軍士意志,激發軍士士氣。
受朱允炆新軍之策革制影響,大明軍隊中雖然沒有推行“雙首長制”的政委+軍事長官,但為了強化軍士的忠君愛國思想,培養軍士為國征戰,馬革裹屍的信仰,軍隊中設定了不少儒生為主體的督官。這些督官大多良莠不齊,但為首的三個督官,卻是聞名於整個京軍,是為京軍三大營大督官。
三千營大督官——陳濟!
五軍營大督官——陳洽!
神機營大督官——陳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