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任何懷疑!

駱冠英堅定地相信著朱允炆,自己的餘生,就是聽從他的指揮與安排,他手指的方向,就是自己的航向,他交代的任務,就是自己畢生的使命!

去南美洲,去挖土豆,去找番薯,去拿回一切朱允炆想要的東西!

王景弘激動不已,看向鄭和,又看向朱允炆,眼神中滿是火熱。

是的,自己沒有參與過航海,是一個新人。

遙想很久之前,鄭和還是馬三寶的時候,自己與他一起待在燕王府,也曾憧憬過大海,也曾談論過異域。後來鄭和從一個寂寂無名的宦官,一躍成為了大明水師的副總兵,真正的實權人物,並在大海上縱橫馳騁,殺賊寇,滅倭寇,下南洋,至西洋!

鄭和實現了自己的天方夢想,完成了生命的朝拜,王景弘不甘心繼續留在燕王府當一個無名小卒,於是寫信告訴鄭和自己也想出海。

後來,朱允炆親自找燕王朱棣,將自己調到了水師,充任了鄭和的部屬。

王景弘深深吸了一口氣,原以為自己第一次遠航將會是重複以往的航線,可誰知朱允炆竟有著超越大海的夢想,他想要去一個大明乃至世界都沒有觸及過的新大陸!

這是創造歷史的超級事件,是堪稱偉大的一次航行,縱是死在途中,也是值得驕傲的事!

我王景弘雖然是宦官,但依舊是男人,一個敢於迎風破浪,冒險的男人!

鄭和挺了挺胸膛,目光留在了非洲與南美洲之間的海域。

對於朱允炆刻畫出一個巨大的陌生大陸,鄭和怕是唯一一個不甚驚訝的人,因為早在前往天方之前,朱允炆就交給了自己一份詳盡的海圖,其詳實程度遠遠超出了舊港等地收集到的海圖,現在朱允炆拿出一份更詳盡的輿圖,並不令自己過於驚訝。

新大陸嗎?

鄭和並不懷疑新大陸的存在,畢竟大海是如此的遼闊,多出一片大陸來並不是不可思議的事,令人最費解的怕是朱允炆為何知曉這一條航線,從哪裡得知大明從未有過的農作物,還將其詳盡刻畫出來。

朱允炆不讓問,那就不問。

他兌現了初見時的承諾,讓自己抵達了夢想的天方,安拉聽到了自己的心聲,剩下的歲月,自己要為朱允炆而活,為他而死。

他說那裡有寶藏,那一定會有!

不同人,心思不同,想法不同,但無一例外,都在滿腹疑惑中,堅定地相信著朱允炆。

朱允炆看著沉默的眾人,滿意地點了點頭。

此時沉默,是一種強大。

“為了大明百姓,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大明萬世基業,朕將這個偉大的使命託付給你們,哪怕是隻剩下一個人,也一定要帶回來這些寶藏,哪怕是帶回來一種!朕希望你們哪怕身陷絕境,也能昂起頭顱,看看天空,看看這日月,記住日月永在,大明永在!”

朱允炆放下了帝王的架子,緩緩抬起雙手,深深作揖。

他們即將押上了自己的命,為了江山社稷,為了天下人,當得起這一禮。

鄭和、張玉、朱能、匡愚等人連忙跪下,沒有人敢受如此重禮。

“日月永在,大明永在!”

鄭和喊道!

“日月永在,大明永在!”

日月永在,大明永在!

近百人齊聲喊道,一遍,再一遍!

站在武英殿外的劉長閣、顧三審對視了一眼,回頭看向武英殿,那震徹人心的喊聲傳到了外面,聲音中充滿了力量!

劉長閣押低了腰刀,凝重地說:“這怕是一次非同小可的遠航。”

顧三審看著武英殿緊閉的大門,嘴角微動:“聽這聲音就知道,他們是大明當之無愧的好漢,哪怕是他們回不來,英烈碑上也應該有他們的名字。”

在右順門巡視的湯不平突然凝起雙眸,看向飛跑過來的安全域性軍士,不由眉頭緊鎖。

軍士匆匆至,拿出一封文書,交給湯不平,道:“西北軍情,八百里加急!”

湯不平接過文書,連忙走至武英殿外,將文書交給劉長閣與顧三審:“加急文書,西北怕是出現了大變故。”

劉長閣接過文書,回頭看了一眼武英殿,有些兩難:“皇上有令,殿門不開,任何人不得近殿三丈。”

顧三審清楚,西北再如何火急火燎,至今也過去一段時間了,眼下皇上有絕密之事,是斷然不能驚擾,思索一二,開口道:“先告知燕王、魏國公、鐵尚書等人,讓其準備入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