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仁的通報!

解縉、茹瑺等人不由地皺緊眉頭,朱允炆如此鋒芒畢露,如此咄咄逼人,與寬仁實在是不沾邊啊。不過皇上與使臣對話,臣子確實不好直接打斷。

買裡聽清楚之後,不由地打了個激靈,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殺氣有些重啊。

朱允炆真的沒有威脅女真各部落,經過漫長的思索與種種考量,東北戰略已初步形成,那就是十六個字:

摒棄羈縻,完全控制!

臣我則存,敵我則亡!

歷史上的朱棣太過懷柔,一味封賞女真各部落,懷柔各部落,雖在設定了諸多衛所與奴兒干都司,看似控制了東北,但從根本上來說,這種控制和放風箏差不多,手與風箏之間,只有一根幾乎看不到的線。

朱允炆不打算放風箏,自然不需要什麼線,東北是大明的,女真可以選擇站著聽話,也可以選擇坐著聽話,當然,也有選擇躺著聽話的權利。

買裡多少有些膽戰心驚,別看朱允炆年輕,但畢竟是大明的主人,一句話可以翻天覆地的人物,為了保護自己的部落,買裡當即表示:“不管其他部落如何,我的部落一定是臣服於大明的。待我回去之後,定會告知頭目阿哈出,力勸其早入大明朝貢。”

朱允炆笑了,表示道:“大明絕不會虧待自己人,買裡首領千里迢迢而來朝貢,送來的禮物朕很喜歡,為表誠意,還請收下回饋之禮。”

茹瑺見朱允炆看了過來,便將早已擬定好的回禮清單拿出來,遞給了買裡。

買裡看不懂,通事則在一旁翻譯。

誥印、冠帶、襲衣,這是最基礎的。但在這之外,朱允炆還特意加了八千貫的寶鈔,並讓通事翻譯寶鈔的妙用,可以購多少車糧食,足夠多少人吃多久。

朱允炆不可能直接給買裡糧食,路太遠不好運,但可以給買裡寶鈔,讓其知道寶鈔的價值,他自然而然會將寶鈔拿出來用。

只要買裡使用寶鈔,就需要與大明產生貿易關係,貿易關係一旦建立,商人進入買裡部落的時間也就不遠了,到時候買裡部落多少人口,老弱青壯多少,生活方式如何,戰力如何,將一目瞭然……

多給點錢,少給點物,野人女真也不全是野人,人家雖然還是半遊牧半狩獵生活,但並不妨礙人家學會價值交換,商品交易。

再說了,不給好處,誰願意給大明辦事?

買裡很是震驚,八千貫是什麼意思不知道,但很清楚,這筆錢足夠換自己部落半年吃的糧食,要知道自己部落的人每年都有餓死的啊,有著大半年的糧食,完全可以養活更多人,朝貢大明的選擇果然是對的。

朱允炆見買裡滿意,也放心下來,安排北平布政使司的官員好好招待,指示平安務必派人護送其回遼東,並在正月二十二日啟程返京。

回程途中朱允炆停留過多,而是一路向南,二月七日抵達徐州,于徐州換船順流而下,並在二月十五日抵達淮安。

船隻劈開湧動而來的波浪,激起水花無數,陽光灑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一聲聲軍號聲傳遞著訊號,三艘大福船以品字型攔住了一艘中型寶船,勘驗身份之後,大福船讓出水道,寶船緩緩駛入交趾愛州大軍港。

偵察兵千戶索靖立於船頭,百戶杜漸、房崇站於其身後,身姿挺拔如沖天之劍。交趾多邦指揮史孫成、愛州衛指揮王資帶二百軍士,站在軍港碼頭迎接。

索靖帶人下船,孫成、王資主動迎了上去。

別看索靖只是千戶,官位低於指揮史,但孫成等人不敢有半點怠慢,韓觀千叮嚀萬囑咐,來人是大明精銳偵察兵,戰力不詳,脾氣不詳,本領不詳,怠慢了他們自己不祥。

孫成笑呵呵上前,道:“索千戶遠來,路途之中可還順利?我等已備好接風酒宴,快請。”

索(本章未完!

第七百五十六章 交趾,殘餘流寇

靖不苟言笑,威嚴地看著孫成,直刺主題:“我等奉皇命來交趾,是為了消滅流寇山賊的,不是來吃飯的,直接去升龍城吧。”

“這……”

孫成沒想到這人如此冷漠,也不好違背其意願,只好牽馬出來,帶好其裝備後,打馬奔向升龍城。

升龍城,都司衙門。

韓觀審視著輿圖,眉宇之間是散不開的憂愁,最近幾次作戰都不順利,折損軍士已超出三百。

大明軍士並不畏作戰,也不怕死,只不過密林作戰不是尋常軍士的特長,而且安南流寇在森林中佈置了大量陷阱,冒然進入,損失不小。

可不打他們吧,山林範圍那麼大,根本無法包圍,也不可能處處設防,流寇山賊偶爾還會冒出頭來,突然襲擊明軍,再這樣下去,明軍遲早會被拖垮,一旦流寇抓住破綻,定會給明軍帶來大的損失。

就在韓觀一籌莫展的時候,孟察、江成周聯袂而來,江成周更是急不可待,隔著門就在外面喊了起來:“韓都司,來了,他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