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盛況遠超往昔。

國慶日白間,朱允炆親至北平軍營,與軍同歡。夜間,與民同慶。

北平軍民絕大部分人是第一次見到大明天子,第一次與大明天子共度國慶,喜慶遠超往年,就連移民北平的百姓也蜂擁入城,希望一睹建文皇帝的風采。

朱允炆頻頻現身,並在城牆之上發表了“運河通,北平興”的演講,釋放出了強烈的商業訊號與發展訊號,一些敏銳的商人開始佈局京師的生意,結果卻發現想買一座宅院都難,許多宅院根本就不發賣,仔細一打聽,好嘛,地契都在皇家中央錢莊手裡……

到這個時候,解縉、朱棣等人徹底地佩服朱允炆了,人家在做生意的同時,早就進軍了北平房地產行業,悄無聲息收走了一處處宅院,現在看不值錢,一旦營造北平城,一旦遷都,這一處處房產的價值可就是翻了天……

面對夏元吉埋怨的目光,朱允炆也不作解釋,反正北平城中許多地方都要拆了重建,自己下手早是早了點,但絕對都不在朝廷徵用土地的範圍內啊,雖說現在北平紫禁城的設計圖紙還沒出來……

元宵節一過,朱允炆便打算返回京師了,北巡的根本任務已經完成,繼續留在這裡的意義已經不大。

朱允炆打算遷都的訊息尚沒有外溢位去,原因是解縉、茹瑺等人暗中封鎖了訊息,內閣的考慮是,如果過早將訊息傳回京師,反對的奏章必然滿天飛,這種奏章朱文奎肯定是處理不了,必然會轉送到北平來。

萬一太多反對奏摺惹惱了朱允炆,一生氣不走了,直接住在了北平,那事情就麻煩大了,想要折騰,最好是回到京師之後,所以與其他官員通了氣,別寫信告訴南京的同僚。

朱允炆知道這些事,但全不在意,如此大事想遮蓋下去是不可能的了,回到京師爆出來也好。

但朱允炆還是沒走成,行程耽誤了下來,原因是等人,這個人名為:

買裡。

一聽就不是漢族人,沒錯,這是一個女真人。

正月二十日,北平布政使司。

野人女真首領買裡帶二十九人,攜海東青兩隻,東珠八顆,駿馬十二匹,來大明朝貢稱臣。

朱允炆親自迎接了買裡,熱情地安排其落座。

買裡打量著年輕的朱允炆,感嘆了一堆,朱允炆沒聽懂,待通事翻譯過來,才明白人家說的是:“久聞大明天子年輕有為,治國有方,不成想竟是如此年輕,當真令人驚歎。”

朱允炆看著穿著獸衣,脖子上還掛著一些骨頭墜飾的買裡,含笑回道:“全賴太祖看重,群臣擁護。買裡首領能受諭敕而來,朕深感欣慰。”

買裡連忙謙卑的表示:“這也是我等的福分。”

在建文四年十二月初,明廷派遣使臣深入遼東女真各部落,招撫各部落族人,令其朝貢大明。買裡見到了大明使臣,沒有猶豫就答應下來,安排好部落事宜之後,便帶了人與禮物前來朝貢。

買裡如此識相,是因為此人年紀大,見的事多……

在洪武初期,女真部落是受制於元朝的,具體來說,是受制於納哈出的。但在洪武二十年,馮勝帶兵二十萬征伐遼東的納哈出,納哈出迫於軍事壓力,不得不投降於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