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徐輝祖都被吵醒了,深更半夜,頂著獵獵北風跑到了濟寧衙門後院。

燈火通明,人影晃動。

內閣大臣解縉、茹瑺,戶部尚書夏元吉,兵部尚書鐵鉉,國子監祭酒楊士奇,中軍都督府府事徐輝祖,燕王朱棣,前後到來。

這是一次人雖不多,規格卻很高的會議。

解縉等人正在閒聊,見朱棣與徐輝祖來了,紛紛行禮。

朱棣哈了哈冰冷的手,問:“這大半夜的,可是有什麼軍情急報?”

鐵鉉搖頭:“沒聽聞有什麼軍情,再說了,燕王與魏國公在一起,有軍情急報也是你們先得知訊息吧。”

解縉還想問朱棣、徐輝祖,是哪裡出什麼大事了,值得皇上把這麼多人從被窩裡拉出來。

就在眾人議論的時候,劉長閣掀簾走了進來,眾人紛紛肅然,朱允炆走入房間,坐定後,看著行禮的眾人,抬手道:“都起來落座吧,今晚召你們來,是有一事需要商議。”

眾人起身,依次落座。

朱棣見其他人不言語,便主動問起:“皇上如此著急,莫不是有軍情?”

朱允炆擺了擺手,笑道:“非是軍情,只是軍務。”

“軍務?”

朱棣放鬆下來。不是軍情就好說,軍務還不需要自己去分神,那是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的事。

雖是軍務,朱允炆第一個看向的卻不是徐輝祖或鐵鉉,而是戶部尚書夏元吉:“諸多情報證明,帖木兒東征已勢在難免。面對如此強敵,僅僅依靠陝西行都司衛所是不夠的,朕打算派四叔征戰帖木兒,確保西北安穩,戶部這裡沒問題吧?”

夏元吉肅然起身:“事關國家安危,臣即便是吃糠穿舊,也絕不會短缺軍餉一文。”

解縉、茹瑺等人暗暗抽嘴,夏元吉倒是會說話,只不過你也不看看大家的眼神,在座的幾位誰不知道戶部富得流油,還吃糠穿舊,你咋不說當了褲子?

朱允炆要的就是戶部的全力支援,夏元吉是一個聰明人,此人明白什麼錢可以省,什麼錢不可以省,軍略方面的用度,他是絕不會卡著不放的。

有了戶部的傾力支援,朱允炆多了底氣,看向眾人:“西北征戰,最難的是後勤。洪武年間,宋國公馮勝遠征甘肅,朝廷只能支其五萬戰力糧草,若當年能支其十五萬大軍,此時哈密一帶早已納入大明版圖,面對帖木兒,我們也有足夠縱深。可惜當年國力有限,留下哈密一片空白,眼下只能坐守嘉峪關,等他人來攻。”

“堂堂大明,浩浩天威,焉能只守不攻?既要出征,當傾盡全力,蕩平逆臣,開疆拓土,一勞永逸,留給後世一個太平西北。帖木兒欲吞我大明,那就看看是他的馬刀厲害,還是朕的火銃厲害吧。四叔,你認為如何?”

朱棣豁然起,大踏步走出:“帖木兒雖是難得一見之強敵,然我大明有精銳猛士,臣也有破敵千里,斬其首以獻陛下之意,若戰端開,不勝臣不歸朝!”

朱允炆微微點了點頭,看向臉色凝重的鐵鉉與徐輝祖:“戶部支援,燕王有心,剩下就是兵部與五軍都督府相應軍務,後勤難,朕知道,但這種難,並非不可克服。”

徐輝祖與鐵鉉有些驚訝,連忙起身詢問。

朱允炆嚴肅地說:“西北大漠多,風沙多,全賴步兵與騎兵組成戰爭並不合適,後勤也很難支撐起大軍團作戰,想要解決後勤難題,就需要師夷長技以制夷。”

“何謂師夷長技以制夷?”

鐵鉉一臉疑惑,這倒是一個新鮮詞彙。

“自然是學習蒙古部落,學習帖木兒,學習一切可以學習的敵人,蒙古人能穿越沙漠靠的是什麼?帖木兒東西征戰數萬裡,靠的是什麼?他們可沒有如此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後勤,那他們又是如何穿越沙漠的?”

朱允炆問。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

徐輝祖拍腿喊道:“母馬,母駱駝!”

眾人恍然。

解縉、茹瑺等人連連點頭。

帖木兒靠的是什麼大明沒有詳細情報,但成吉思汗、忽必烈闖沙漠的本錢還是知道的,那就是母馬,母駱駝。

渴了喝馬奶或駝奶,餓了可以吃各類風乾過的肉乾,在必要情況下還可以殺馬、殺駱駝吃。每天往前衝就是了,不需要什麼後勤人員跟著,自己即是戰士,也是後勤。

夏元吉長吁一口氣,徵用母馬、母駱駝總好過徵用上百萬民工來得划算,成本也低,做起來也更簡單一些。

雖然大明戰馬不多,母馬也不多,但從民間徵調一批母馬還是可以的,再說了,陝西、山西與甘肅等地有著大量駱駝,一口氣拿出十萬頭怕要影響商人與百姓生活,但拿個五至七萬頭還是沒問題,另徵調三十萬驢與五十萬民工,維持一條漫長的後勤線,滿足三十萬戰力西域作戰應該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