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馬絡頭也。

縻,牛靷(yin)也。

羈縻,原意就是栓馬栓牛的繩子或皮帶,引申為籠絡控制。也就是說,哈密現在雖然名義上是大明的僚屬,聽從明朝的管理,但實際上他們擁有著高度自治,說反立馬就能反的那一種。

需要明確一點的是,明代的哈密絕不是指後世哈密市,而是泛指哈密及其周圍的一大片土地,歷史上明代設定的關西七衛,那都算是哈密,只不過因為哈密面積最大,人口最多,以其為代稱。

徐輝祖很清楚哈密這一塊地的重要性,朱元璋也清楚。

哈密是西域與甘肅交界之地,在嘉峪關以西,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極為重要的樞紐之地。

元末時期,哈密由察合臺後裔兀納失裡管轄。察合臺汗國滅亡後,兀納失裡佔據哈密稱王,先為威武王,後改為肅王。

洪武五年,馮勝西征都已經打到了瓜州、沙洲(敦煌)一帶,之後沒有進一步向西攻取哈密,而是返回了嘉峪關。

洪武十三年,甘肅都督濮英請令西征,取得一定戰果之後返回肅州。但在洪武二十年時,一直鎮守西北的濮英隨馮勝北伐,馮勝降服了東北的納哈出並班師回朝,但負責殿後的濮英卻被殘元抓住俘虜,後自殺身亡。

濮英的死,打亂了朱元璋經略西北的計劃。當時的哈密王兀納失裡見狀,先是要求明朝開馬市,沒有得到答應之後就反目成仇,據守哈密,甚至在洪武二十四年的時候截殺了西域回鶻的朝貢使團,掠奪貢物。

朱元璋沒有再忍讓,派遣都督劉真及宋晟帶兵討伐。宋晟帶兵攻破哈密城,生擒哈密王子別兒怯帖木兒、桑裡失哥,兀納失裡帶少量親屬逃走。

洪武二十五年,兀納失裡迫於宋晟與大明的壓力,不得不朝貢稱臣,朱元璋同意,並設定了安定、罕東等衛,形成了對哈密的戰略包圍。

洪武二十六年,兀納失裡在驚懼中死去,其弟弟安克帖木兒繼王位,成為了新的哈密王,一樣向大明朝臣,小心翼翼。

在朱允炆登基前兩年,安克帖木兒還是很老實,在亦力把裡進犯哈密時還主動告知情報,請求大明支援武器,一副老實人的面孔。

但在宋晟回京之後,安克帖木兒多少有些飄,但隨著韃靼與瓦剌在喬巴山附近遇襲,北元在明朝手中吃了點虧,特別是宋晟再一次返回西北,併成為了陝西行都司的都指揮史,為了買馬,不是北出打劫瓦剌,就是向西購買亦力把裡的戰馬,甚至就在哈密的安定等地設定了馬市,大有組建大騎兵的架勢。

安克帖木兒雖然在哈密,但也清楚自己不是宋晟的對手,這才不得不老老實實聽明朝的話,現在為了自保,甚至開始學習馬哈木,請求大明冊封,以表示自己是真的臣服了。

朱允炆看著徐輝祖,認真地說:“安克帖木兒的使臣來了也好,可以讓他們帶話給安克帖木兒,大明在打造馬場,希望他盡點力。”

徐輝祖問:“若安克帖木兒不想出力……”

朱允炆冷笑一聲,有些不屑:“他不想出力,那我們自己出力便是。”

徐輝祖明白了,朱允炆這是不打算給安克帖木兒其他選擇了,如果他不給戰馬,那大明就出兵去哈密搶戰馬。

“若我們佔據哈密,我擔心瓦剌與亦力把裡會不安,甚至會將更多力量用於防備沐晟,而不是防備帖木兒。”

徐輝祖嚴肅地說。

朱允炆點了點頭,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亦力把裡夾在大明與帖木兒帝國中間,其到大明嘉峪關還有一千多里的緩衝區,即哈密一帶,但到帖木兒帝國,那就毫無緩衝區可言……

如果宋晟真的在這個時候佔領了哈密,亦力把裡的沙米查干勢必需要分散力量防備大明,到時候想借他之手削弱帖木兒更不可能。

“安克帖木兒沒有其他選擇。”

朱允炆不打算現在完全收回哈密等地,但打算多要點戰馬。

徐輝祖思索了下,確實也是如此,安克帖木兒還能咋滴,北面是瓦剌,他不敢去,西面是亦力把裡,有仇,東面是大明,惹不起……

只要不搬家,就只能送馬。

朱允炆看了一眼輿圖,道:“朕準備北巡,你也跟著一起去吧,至於京師防備,就交給茹瑺、陳迪、徐膺緒、劉儁與安全域性負責吧。”

徐輝祖笑著答應:“能隨皇上北巡,是臣的榮耀。”

朱允炆哈哈一笑:“不怕吃苦就行。”

吃苦?

徐輝祖有些莫名,北巡不是微服私訪,跟著一大批人伺候,哪裡吃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