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三分水師的構想(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允炆手指指向沙盤,嚴肅地說:“眼下水師船隊漸成規模,朕打算將其分為三個部分,一為東海水師,護衛自遼東至浙西一片海域。二為東南水師,護衛福建、廣東一片海域,三為南洋水師,專司交趾洋、南洋、舊港宣慰司。你們意下如何?”
徐輝祖看著沙盤,連連點頭:“如此分工,恰到好處,即可覆蓋所有海域,又可為是遠航貿易提供支援。臣以為可行。”
朱棣指了指東海一片,點在遼東,道:“遼東軍屯多無法補充軍需,需要水師從海路運輸糧食等物。從這裡看,東海水師責任尤為重要,若將水師一分為三,當以東海水師為主。”
“臣認為當以南洋水師為主。”茹瑺反駁了朱棣的意見:“眼下南洋貿易如火如荼,去年又開設了市舶司,今年市舶司必會熱鬧,往返於南洋的船隻將越來越多,眼下遼東無戰事,不妨以南洋為重。”
徐輝祖看向朱允炆,站在了朱棣這一邊:“南洋雖重,卻多為藩屬之國,眼下並無多少紛亂,而北方防備仍是重點,而且,還需要提防倭患!”
倭患兩個字一出,茹瑺頓時不爭了。
雖然眼下倭患問題得到解決,可倭國還沒解決,鬼知道會不會因此而交惡於中國,到時候發兵,再來一次倭患。
解縉看著朱允炆,問道:“市舶司設定之後,有些船隻跑向朝鮮與倭國,朝廷在這方面是否禁止?”
朱允炆沉默了。
倭國的野心是一直都存在的,他們不甘心待在一座島上,雖然眼下還沒有膽量與力量大規模入侵中國,但在明末,他們可是想要吃掉朝鮮,繼而吞掉中國。
原本想要透過禁絕與倭國的官方往來,切斷其貿易途徑,這種辦法在沒有開大海的時候是能做到的,可市舶司開了之後,這件事就很難控制了。
船隻出海,總不可能有官員跟著,人家去了哪裡,置辦了什麼貨物,賺了多少錢,市舶司是管不過來的。
加上日本被封鎖日久,貨物奇缺,只要拉著東西到了日本,估計就能大賺一筆,在利益的驅動下,朝廷想要禁也不太可能,反而很可能會造成大量人走私,想要杜絕的話,除非重新關閉市舶司。
可市舶司開了,就不能再關了,大明需要開放,需要迎接大海的氣息!
“這件事著兵部、五軍都督府與戶部好好商議吧,若有辦法禁絕前往日本的船隻,當行禁絕。若實在沒有其他法子,就准許民間船隻前往日本,但還是那一條,中國不允許日本人進入一步,誰若是帶日本人歸國,那就以勾結倭寇問罪。”
朱允炆一想起幾千萬人的傷亡,滿目瘡痍的國家,一想起那一次次慘無人道的屠殺,就對日本沒有任何好感。
狹隘的愛國主義嗎?
那就狹隘吧。
當皇帝的都不是完人,也不是什麼好人,就這樣吧。
解縉等人答應下來。
朱允炆指了指沿海方向:“就以東海水師為最重吧,待船廠打造更多的寶船與大福船之後,優先組建東海水師。至於水師人選,就從衛所中抽調吧。”
徐輝祖心頭一驚,皇上終於還是對衛所下手了嗎?
朱允炆走到桌案旁,拿了一份文書:“明初時期,太祖為控制地方,對抗北元,在全國設定都司十七個,行都司三個,留守司一個,內外衛所三百二十九個,守禦千戶所六十五個。”
“有些衛所兵力超員嚴重,尤以藩王三衛為多,之前藩王三衛裁撤,但衛所朕一直沒作調整。現考慮內治、外憂、戰略,現將一部衛所作裁撤、合併、遷移,其中裁撤衛所二十九個,合併衛所二十個,遷移衛所九個。在裁撤衛所中,遴選軍士,充入水師。”
徐輝祖接過文書,仔細看了看,這其中被裁撤的衛所,大多都是五軍都督府、兵部商議的結果,但是遷移與合併衛所,有所改變。
“皇上,這水師要充入多少人?”
徐輝祖不解地問。
要知道二十九個衛、所,涉及人員至少八萬人,水師現在十萬人,一口氣也擴不了那麼多吧。
朱允炆伸出手,嚴肅地說:“五萬。”
“五萬?這……”
徐輝祖有些不安,這就意味著有三萬多人被裁去啊。眼下新軍之策雖沒有推至所有衛所,但所有軍士都翹首以盼,現在還沒等到幸福,反而不幸被裁了?
這是要出問題的……
朱允炆清楚可能會出問題,所以補充了一句:“至少五萬,能不能進入水師,全靠他們自己,適應水師則進,不適應水師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