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盛世?一個耳光(第2/2頁)
章節報錯
梁緒等人被帶了下去,朱允炆揮手退朝。
內閣。
暴昭看著解縉、鬱新等人,皺著眉頭說:“皇上最近有些沉湎於盛世之言中,眼下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實在是承受不了。你們內閣大臣就不想想法子嗎?這次是派徐輝祖動用大軍抓知縣,那下次呢?會不會直接大軍開至布政使司,把布政使也給囚送過來?”
鬱新略有所思,道:“地方上阿諛奉承的實在是太多,一些文章又不能不送,任誰看多了這些文章,也以為盛世來了。”
茹瑺嘆了一口氣,說:“皇上畢竟是年輕,這才短短四年時間,就已東平倭寇,北御韃靼、瓦剌,南收交趾,又開南洋貿易,眼下國泰民安,國運昌隆,有些天子氣也是正常。”
陳迪擺了擺手,嚴肅地說:“我不這樣認為,諸位應該知道唐朝是如何由盛轉衰的吧?”
解縉眯著眼看向陳迪:“你是說唐玄宗?”
陳迪肅然道:“沒錯,想當初,唐玄宗一開始任用賢能,勵精圖治,這才有了開元盛世。然盛世二十年餘,唐玄宗便無心治國,性情暴躁,沉湎聲色,任人唯親。好好的盛世,轟然之間就結束了。”
“陳閣,你把當今皇上比作唐玄宗,有些過了吧?”
鬱新有些不滿。
陳迪冷笑一聲:“當真過嗎?難道諸位沒看出來,眼下皇上君威漸重,已沉迷於盛世之夢,去年每日處理朝政,今年兩日處理一次朝政,聽聞皇上與伊才人走得很近,伊才人什麼本事諸位一定有印象吧,萬一我們大明出個楊貴妃第二,這盛世還沒開怕就要結束了……”
暴昭多少有些不適應,看著陳迪:“這,是不是危言聳聽了?”
陳迪搖頭:“但有苗頭,不可不重視。”
鬱新、茹瑺與解縉彼此看了看,都沒說話。陳迪曾經執掌禮部,在這裡幹久了多少有點偏執。
暴昭思考了下,說:“依我看,盛世文章我們擋不住,只能遞上去,但這些文章太過迷亂人眼,消除了皇上的治國心思,現在休寧縣出現這種事,雖然對不起當地百姓,但對大明而言未嘗都是壞處。”
“只怕一件事無法改變皇上的認知啊。”
鬱新無奈。
解縉眼睛忽閃了下,對鬱新等人說:“是啊,一件事無法改變,那多幾件事不就改變了……”
“呃?”
鬱新等人茫然地看著解縉,休寧出了事皇上已經要活剮了知縣,再有這種事出來,怕是要挫骨揚灰啊。再說了,哪裡去找該死的鬼去?
解縉幽幽說道:“我們可以勸說皇上再次微服私訪亦或是外出巡遊,親眼看一看真實的地方,去見一見百姓的生活,自然就知道盛世文章只是虛言,大明距離盛世還早著呢……”
“去哪裡?蘇州,杭州?算了吧,那裡繁華的緊,尤其是市舶司一開,商稅猛增。”
鬱新不滿意這個方案。
解縉淡然地笑了笑:“誰說非要向南走。”
鬱新、茹瑺等人眼前一亮,不向南,那就向北,北面是哪裡?窮苦的鳳陽府啊。
去那裡看看,問問百姓幸福不幸福,就知道啥盛世不盛世了。
至於理由也好找,皇上登基都四年了,也該去鳳陽謁陵一次了,不能因為老朱在南京,就忘記了老老朱還在鳳陽埋著呢,得去看看。
於是,解縉、茹瑺等人將目光看向了陳迪,陳迪打了個哆嗦,有點想逃。
沒辦法,這件事只有陳迪出馬合適,誰讓此人精通禮數呢,至於他是去找禮部的黃觀還是自己出頭,都沒關係,說服朱允炆去鳳陽謁陵,順便看看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況,這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在刑部定了梁緒死罪,附送凌遲藝術體驗課程,連帶著砍頭五人,其他人抄家、流放之後,禮部尚書黃觀寫了一封奏疏,送到了武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