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看出了朱允炆的擔憂,說:“皇上,自古以來難有兩全之法。想要分化瓦解,削弱北元力量,眼下最合適的就是挑選馬哈木等人,讓瓦剌坐大繼而威脅韃靼,引其內鬥。”

朱允炆看向解縉等人,解縉微微點頭,鬱新、茹瑺也表示同意,陳迪依舊擔憂,徐輝祖與朱棣都表示贊同,事情到了這一步,也只能權衡利弊,選擇對大明稍微有利的一種方略。

“那就由內閣與禮部擬定文書,好好接待吧。”

朱允炆需要北元亂起來,馬哈木又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傢伙,他不僅會蠶食韃靼的地盤,還會最終與大明為敵,不過,等他成長到敢叫囂大明的時候,也沒他的希望了吧。

二炮局將大部分神機炮都運到了廣西,現在應該在多邦城外了吧?

火器的威力一定會讓這個世界顫抖,大明軍隊也會逐漸從冷兵器為主的時代,逐漸轉化為冷、熱兵器共存的時代。

養一隻狼,並不需要過於擔憂,只要手中有獵槍。

廣州,陽江船廠。

前軍都督府府事,老駙馬李堅看著駛來的船隊,一臉的欣慰。

來是李興、嚴嶽等水師船隊,李堅站在碼頭,對一臉疲倦的李興等人喊道:“五千請戰文,各個皆豪傑。你們辛苦了。”

李興、嚴嶽等人下船行禮:“不敢當。”

李堅知道,這些人當得自己親自迎接。

李堅等人原奉命與鄭和二下南洋,不過鄭和為了西航,將李興等船隊留在了舊港宣慰司,以護衛商隊返航。

李興成功完成了護航任務,於八月中旬將商船送至蘇州太倉州,然後帶人緊急進入京師,求見朱允炆,希望水師船隊可以南下,幫助張輔攻克安南,開闢第二戰場。

朱允炆考慮到李堅已帶三艘寶船與三十艘大福船南下,加之李興等軍士長途遠航,需要休養一段時日,便婉拒了。

誰知李興並沒有放棄,回去之後就弄出來個五千人請戰書,血手印成為了最震撼人心的“文字”,朱允炆感動之餘,命徐輝祖親自前往水師慰問,並准許李興、嚴嶽等率部南下,與李堅的船隊會和。

在朱允炆的作戰方略中,除了自雲南、廣西兩線進軍外,還有第三條線,那就是大明水師自廣東,穿越瓊州海峽進軍。

李堅在這裡等候李興、嚴嶽等人多時,眼見眾人抵達,為節省時間,乾脆就在船廠內的船塢中召集了各將士,安排作戰方略。

“按照作戰計劃,張輔、沐晟此時應該已經會師於多邦城下,我們需要即刻出發,前往交趾洋,威脅清化。”

李堅指著輿圖,一臉嚴肅地說。

李興看了看輿圖,皺眉道:“就算是我們眼下滿帆前行,抵達交趾洋也需要半個月之久,等我們抵達時,多邦城戰事怕已結束。”

李堅笑了笑,說:“我們水師的任務就是在多邦城結束之後,否則也不會在這裡等待你率部趕來,先一步出發了。”

李興有些不解,嚴嶽似乎明白過來,道:“總兵的意思是,在多邦城破之日,安南胡氏父子定會調動一切兵力,抵抗張輔進軍。而我們水師就趁虛而入,直接威脅清化,讓其無法全力出兵張輔所部?”

“沒錯!”

李堅嚴肅地說。

李興指了指輿圖上的清化位置,說:“聽說清化是一座柵欄城,而不是石頭城,要不我們直接將其端了?”

嚴嶽哈哈大笑,支援李興。

李堅卻擺了擺手,說:“清化是柵欄城沒錯,雖然沒有多少防護,但莫要小看清化,其是胡季犛的老巢,周圍有數十萬大軍環繞,而且柵欄重重,想要攻進去很是困難,一旦陷入對方的打擊範圍,便會死傷慘重。”

“難道說,我們不去清化?”

李興有些鬱悶。

作為將領,攻破一國之都,俘虜王公貴族,是一件極有榮耀的事,貌似自己與這個榮耀無關了……

李堅仔細盯著輿圖,說:“也未必,若清化足夠空虛,我們也可以去走一趟。不過你們要記住,清化城裡的東西,不歸你們,誰都不準拿……”

“啊?”

李興、嚴嶽等人疑惑地看著李堅,破了城,誰不順點寶貝,只靠著朝廷那點賞賜也不合適啊……

李堅嘆了一口氣:“朝廷已經將安南國,所有王公貴族的財富賣給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