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一把將阮虎提了起來,你教書三十多年,現在說不識字,糊弄誰呢?

“說,這上面刻著的是什麼?”

陳華很好奇。

阮虎委屈巴巴,看著陳華等人哭喪著臉:“我還有孩子,還有孫子,我不想死啊,這和我沒關係,你找其他人吧。”

陳華憤怒了,當即抽了刀子:“念,不念現在就讓你死!”

阮虎一點都不虎,倒像是一隻貓,在陳華的威逼之下,說:“這是明廷大軍寫的檄文,名為《檄安南官吏軍民文》,說要歷數胡氏父子二十大罪狀,這,這個木板上寫著三條罪狀……”

陳華凝眸,看了看周圍的軍士,咬牙道:“找更多的木板上來。”

軍士打撈一番,幾個木板一拼,內容齊全了。

阮虎無奈,只好將內容唸了出來:

“賊人胡季斄父子,弒前安南國王,以據其國,罪一也;賊殺陳氏子孫、宗族殆盡,罪二也;不奉朝廷正朔,僭改國名大虞﹐妄稱尊號,紀元元聖,罪三也;視國人如仇讎,淫刑峻法,暴殺無辜,重斂煩徵,剝削不已,使民手足無措,窮餓罔依,或死填溝壑,或生逃他境,罪四也……”

陳華等人雖然是文盲,但還是聽得懂,就連周圍的軍士也都低著頭聽著。

阮虎一條一條地念著,每一條都是胡季犛父子的罪狀,最後念道:“明軍奉建文皇帝命,弔民伐罪,萬望安南百姓深明大義……”

“弔民伐罪是什麼意思?”

陳華聽完之後,問道。

阮虎有些頭疼,說:“弔民伐罪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其有言,誅其罪,吊其民,如時雨降,民大悅。即施是討伐有罪的君主,慰問受苦受難的百姓。”

陳華看向江水,裡面流淌的木板越來越多,這些文字一定會在短時間內傳遍三江地區吧?

“你們怎麼想?”

陳華低聲問。

沒有人說話,身邊的軍士都低垂著頭。

阮虎見狀,似乎看穿了陳華的想法,連忙說道:“我們都是被強制充軍的,又沒有殺人技,偏偏被派到了江邊來抵擋明軍,這不是讓我們送死是什麼?”

陳華看到軍士被說動,卻不敢張嘴,便低聲說:“弔民伐罪嗎?”

河流是流淌的,木板從河流上方不斷漂流而下,進入各個水道,明軍歷數胡季犛二十大罪狀,弔民伐罪的文書很快便傳了開來,一些百姓甚至抱著木板痛哭流涕,翹首以盼。

胡季犛是不得人心的,這與他篡位沒有關係,而是與他的改革有關係。

實事求是地說,胡季犛並非是一無是處的人,他有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報復,在陳朝後期,陳裕宗繼位以後不理國事,朝政綱紀逐漸敗壞,國勢大衰,加之安南國內奴隸、平民和貴族之間的矛盾激化,民變此起彼伏。

胡季犛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弒君奪位,建立大虞國的。

在建國之後,胡季犛除了清除陳氏之後與殘餘力量之後,也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希望將安南打造為一個真正的強國。

胡季犛革新安南弊政,極有見地,甚至有些舉措的先進性超過了大明!

在貨幣方面,胡季犛製造了通寶會鈔的紙幣,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次發行紙幣。在商業政策上,胡季犛統一了度量衡,並設定了市監,嚴密監視商人的不法行為,對於外國商船與商人,持歡迎態度,以開放的方式迎接大海的財富,只徵收一定的商業稅。

胡季犛還學習明朝,大興基建工程,開闢河道、修築官道,並沿途設定了大量驛館,讓安南國內的聯絡變得更為緊密。

但以上舉措都是小兒科,真正體現出胡季犛勇氣、膽魄與智慧的,是下面兩項改革:

其一,收土地為國有,嚴謹土地兼併!

陳朝時期,國王大肆分封土地,貴族莊園建立無數,百姓失去了土地。而胡季犛掌權之後,很快就下令沒收王公貴族的土地,一律收歸國有,並重新制定了標準:

一個人,十畝地。

簡單易行。

不過後面有一行小字:只有受封大王、大公主可擁有無限土地。這行字,類似於解釋權中最終極的秘密,那就是,我說的都是對的。

但不管如何解釋,這一條政策的頒佈,確實讓胡季犛贏得了不少民心。而將土地國有化如此驚天壯舉,就連朱允炆都不敢觸碰,可見胡季犛還是一好漢……

其二,限制豢養家奴,解放家奴。

安南陳氏王族雖然是正統的,但並不是什麼好鳥,國王家奴上萬,一些官員的家奴都超出了千人。按理說,家奴拿去幹活就幹活吧,多少吃點苦,受點累,畢竟有吃的不是,能活下去就行。

可陳氏國王欺負人,不,是欺負奴,非要拿刀子在家奴臉上刻字,如果是國王閒著無聊,非要找一個家奴研究下臉上刻字的行為藝術,也沒什麼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