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此行不虛。待黃瓜出了,記得給朕送一些過來,嗯,帶上黃鶯。”

朱允炆揮了揮手,在劉長閣的陪同之下離開了巷道。

黃九二看著朱允炆離去的背影,眼中含著淚水,轉身看到黃鶯便站在門口,上前一把抱了起來,也不顧女兒反對,狠狠地親在了那粉嫩的臉蛋上,喊道:“囡囡,你立功了。”

黃鶯翻著白眼,頭歪向一邊,無聲地抗議著。

“人走了?”

王氏解下圍裙,擦了擦手,然後放在了架子上,對走過來的黃九二問道。

“嗯,走了。”黃九二重重地點頭說道,然後湊到了王氏身旁,低聲說道:“花娘啊,你還得留在外浣衣局。”

“留在那裡?若你每個月七兩銀子,我便是在家也無妨。如今二斤長大成人,到了成婚年紀,別人一聽家裡是匠戶,連媒人都不願來,若不把家底打打,孩子如何娶親?”

“外浣衣局當下沒了營收,我便去坊間找找,聽聞王大嬸說,二王府邸還在招織戶,若是可以尋一個差事,也算是補貼家用。”

王氏不想耽誤著。

黃九二堅定地搖了搖頭,道:“就在外浣衣局,你說的問題,很快便會解決。”

“就因為匠頭一句話?我看你是魔怔了,經廠匠頭什麼時候能管外浣衣局了?”

王氏走向韭菜地,有些心疼地說道:“往日裡孩子哭著鬧著,你都不捨得用雞蛋,全給母親留著,為何今日如此反常?”

黃九二讓黃鶯去房間裡,把奶奶、哥哥都喊出來,然後將正在整理木架子的王氏拉了過來,面色嚴肅地對所有人說道:“你們聽著,今日來咱家做客的,不是經廠裡打我的匠頭,而是——建文皇帝!”

劉氏瞪著眼,手中柺杖都丟在了地上,王氏手裡的鏟子也掉了,一臉的震驚與難以置信。

黃二斤與黃二月更是張著嘴,驚訝的無以復加。

黃鶯疑惑地看著自己的父親,又看了看震驚的哥哥、母親與奶奶,不解地問道:“建文皇帝,是不是奶奶說起最大的官。大哥哥的官有那麼大嗎?”

劉氏老臉哆嗦了下,連忙抓著是黃九二的手,問道:“你剛剛說什麼?皇帝?剛剛來咱家做客的,是皇帝?”

王氏也急忙問道:“這,這怎麼可能,皇上怎麼會來這裡……”

黃九二苦澀地搖了搖頭,對劉氏與王氏說道:“皇上此行作客,是我們的福氣。他雖沒有帶什麼手信,但卻給了我們太多太多。”

“二斤,你去書坊給師傅說清楚,日後從商,家裡給你拿錢,你想要賣書,那便賣書,你想要去其他書坊,那便去。還有二月,讓你哥哥給你買書,好好學,過幾日,咱也請一個先生來,教你學問。母親,花娘,皇上是我們的恩人啊。”

“我,我還是不能相信,真的是皇上嗎?真的嗎?”

王氏連連追問。

黃九二眼含淚水地說道:“皇上說,匠人是偉大的。”

朱允炆進入金川門,登上城樓,對久候多時的解縉、黃子澄點了點頭,看著遠處的民居,抬手指去,道:“那片空地可以整理出來,建造幾個糧倉。這裡有金川河,運糧便利,且水源充分,縱是發生火情,也便於控制。”

“至於糧倉建造,一律不準用木料,轉用磚石。糧倉之間,可設高牆、水池,以作隔斷,至於防潮,防鼠,下面比我們在行,便不需要朕一一交代了吧?”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