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子,你爹發怒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就是地震的“君王德行”說!
比如漢成帝,就因為一場地震,嚇得吃不好睡不好,乾脆寫了一封自省書,讓所有官員批評自己,說說哪裡做得不對,好馬上改過……
即所謂的“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乃戊申日蝕、地震,朕甚懼焉。公卿其各思朕過失,明白陳之。”
因為地震的“君王德行”可以約束君王,且沒什麼風險,偶爾還可以利用下地震辦點私事,好用又便宜,所以一直流傳了下來。
到了朱允炆時期,地震與君王德行已密不可分。
一條鞭法的時候便有小型地震,動靜不大,加上朱允炆太過強硬,不是調人去邊疆放牧,就是讓人去海里釣魚,官員也就忍了。
可現在是大地震,死了人,傷了人,這說明皇上惹老天爺大怒了。
你作為天子,不聽我們的,也要聽聽老天爺的吧?
大明以孝立國,皇上您若是不聽老天爺的,那豈不是……
朱允炆燒完所有奏章之後,便回坤寧宮睡覺了,第二天接著燒,反正不是上朝的時候,送來多
少,燒多少。
攻擊一條鞭法,沒問題。
攻擊國策,也隨你。
要求禁屯田商賣,你隨便喊。
朱允炆打著哈欠,對這些攻擊毫不在意。
六部大佬、內閣大臣都沒動靜,就你們一群人上躥下跳的,也不嫌累得慌。
朕不發話,誰敢禁一條鞭法?
誰敢禁國策?
誰敢禁屯田商賣?
已經板上釘釘,棺材蓋都釘死的事,竟然還翻來覆去的鬧騰,這事沒完了?
從四月初,一直吵到了四月十五,朝臣滿心歡喜,在奉天殿外列好隊,揉揉嘴,準備好腹稿,今天一定要讓皇上給個說法。
奉天殿開了,走出來一個太監:“皇上今日身體不適,朝會取消……”
一眾大臣徹底傻眼。
大臣們不幹了,嚷嚷著一定要讓皇上出來說句話,否則就坐在這裡,不走了。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來,最大的執政風波就此出現。
雙喜將群臣靜坐的事通報給朱允炆,朱允炆只是搖頭冷笑,搞非暴力不合作是吧,行,有本事你們也絕食明志。
朱允炆只淡淡地說了句:“無需理睬。”
有那功夫,還不如多研究研究中華書局的事,如今二王在京師購置了一座大宅院,並在成賢街、保泰街的路口處,買下了一家大店鋪,裡面正在整修。
成賢街以西,保泰街以南,便是國子監,兩街交叉口向北,則是雞籠山、北極閣,地段繁華。
店鋪有了,書局有了,可是刊印書籍卻成了一個難題。
總不能只賣《三國志通俗演義》與《水滸傳》兩本書吧?
思來想去,朱允炆決定把《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也納入刊印書單。
《三字經》南宋時期便已出現,為王應麟編寫;《百家姓》成書於北宋時期;《千字文》為南北朝時期周興嗣編纂,存在已久。
“三百千”,乃是古代最重要的三本啟蒙讀物,沒道理不大賣。與其留給私塾藏著掖著,不如廣賣天下,賺點外快……
PS:
《三字經》為南宋王應麟編寫是主流說法,具體是誰,學術界一直有爭議。
也有說是元朝初期出現,也有說是明代人編寫,在本文中,以主流說法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