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慎啊,都怪你生的太晚(第1/3頁)
章節報錯
羅貫中感知著身前沉甸甸的銀兩,看著威嚴不凡的朱允炆,肅然問道:“閣下到底是何方神聖?想要寫什麼詞作?”
朱允炆淡然一笑,道:“你可以視我為書坊先生,至於詞作,邊走邊說吧。說起先生之作,有些行文,我是不認可的。”
“哦?公子說的是哪處?”
羅貫中將銀子與書交給自己唯一的隨從,然後問道。
朱允炆看著遠處,說道:“先生對於黃巾軍之事,頗有貶低,將其稱之為流寇、反賊。以漢末而言,此言是無誤。但先生可否想過,他們若是可以吃得飽飯,有田耕作,又怎麼可能會成為反賊?”
“說到底,是朝廷辜負了他們,讓他們沒有了活路。沒有活路的人,為了活下去,總是需要做點事的。我們不能動不動便扣上反賊的名義。”
跟在朱允炆身後的解縉、徐輝祖與徐妙錦聽聞此話,都驚愕不已。
皇上竟然認為:造反有理?
這,這……
這成何體統!
解縉有些凌亂,幸虧這話也就自己這幾個人知道,若是傳出去,那豈不是大麻煩?
羅貫中深吸了一口氣,暗想:
這位公子,竟然為反賊說話?
萬一被人知曉了,豈不是要殺頭?
他死了,誰給自己出書去。
不行,得勸。
羅貫中清了清嗓子,說道:“這位公子所言,羅某並不敢苟同。無論什麼朝代,作為子民,便應該服從於君王,不可行謀逆之舉。”
“哪怕是君王讓他們死?”
朱允炆插了一句。
羅貫中瞳孔微微一凝,嚴肅地說道:“君要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則為不孝。”
朱允炆皺了皺眉。
在封建時代,就沒有平等一說,一切都是階級化的,而站在階級最頂尖的,便是帝王,決定一切。
總不能給他講農民起義是正確的,是推翻腐朽王朝的最有效手段……
雖然朱允炆未來會死,但也不能提前給自己挖墳、打棺材吧。
這個平等的思潮,還是留給後來者。
咱是皇上,已經被封建毒害了,那就多毒害三五十年吧……
不過。
朱允炆似乎想到了什麼,突然問道:“你雖是如此言說,但未必遵循本心吧?”
“公子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