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闖北的晉商,對於移民之苦、移民之困有著深刻的印象,明知反駁朱允炆這個少年英主不合適,但還是硬著頭皮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自己雖是商人,但還是有良知的。

黃子澄看向朱允炆,依舊認為一年五十萬的步子有些太大,可見朱允炆沒有絲毫改變的神情,便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朱允炆對常千里等人說道:“朕知道一年移民五十萬是困難,但你們也須知,方法總比困難多。這是朕擬定的新移民之策,你們且看過之後再回話吧。”

雙喜將文書轉給常千里,常千里等人看過之後,頓時一改愁容,一臉輕鬆地奉還文書。

常千里整理了下衣襟,肅然道:“皇上,若按此策行事,山西移民大計可成,草民有些旁親在太原府,不知移民之策可否包含太原府?”

黃子澄等人聽聞之後,不由

搖頭苦笑。

朱允炆也放鬆下來。

這群人不愧是商人,看到了好處,馬上就想湊上去。

不過這也證明了一點,商人都心動了,百姓中但凡有些覺悟的,也定會參與到移民之中。

至於那些沒覺悟的人,沒關係,搞宣傳、洗個腦什麼的,咱有經驗。

覺悟這東西是可以說出來的……

“你們想移民,朕自是歡迎的。不過這不是朕將你們喚來的目的,移民五十萬,所需物資自然是千千萬萬,只依靠朝廷去辦,一年期很難籌備妥當。朕希望晉商能協助官府,完成移民壯舉。”

思路客

朱允炆認真地說道。

黃子澄臉色一變,剛想走出來反對,卻又止住了腳步。

雖說移民保障工作應交給戶部、地方布政使、府縣等辦理,可一些縣的官吏加起來也就幾十號人,讓他們在短短几個月內籌備幾萬乃是十幾萬人口的物資,或許可行,但定會極度擾民,甚至會有地方借朝廷需要物資之由,搶掠百姓家產。

如此思來,不妨讓商人以買賣的方式,去籌備物資,而戶部只要把關錢糧即可。

常千里看向侯西域等人,侯西域等人更是驚喜莫名。

若此事辦成,晉商便直接與地方官員搭上了線,甚至可以改觀朝廷對晉商的看法,日後晉商行事,定會方便許多。

“草民願為移民之策鞠躬盡瘁。”

常千里、侯西域等人跪拜,齊聲道。

朱允炆微微點了點頭,看了一眼解縉、黃子澄等人,說道:“晉商來負責移民物資保障,戶部支付相應款項,安排朝廷官員與地方布政使官員監督,如何?”

“皇上英明。”

解縉、黃子澄等選擇了支援。

到此時,朱允炆總算敲定了移民之策,然後對黃子澄說道:“此番移民數量之大,堪稱我朝第一,所耗費錢糧自是巨大,朕知戶部困難,打算將商人自南洋之地取來的一些寶物,交付戶部,由戶部發賣變為錢糧,以支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