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瑺、徐輝祖領命。

朱允炆看向解縉等人,說道:“從安全域性調查來看,兀良哈蠢蠢欲動並非是想要反叛大明,而是盛庸封鎖了商道,致使一切物資無法進入兀良哈三衛領地。朕認為,這或許是一個機會。”

“機會?”

解縉、鬱新等人不解地看著朱允炆。

朱允炆輕鬆地說道:“給他們開放互市。”

鬱新瞪大眼,連忙反對道:“皇上,互市不可開,一旦有了互市,兀良哈三衛便可大量獲取鹽、鐵、茶、布,對其實力而言將會大增。雖然大明也可從其手中換取馬匹,但終歸是養虎為患。”

解縉也反對道:“開互市必會削弱朝廷對兀良哈的控制,他們很快便會有大量存餘,到時野心滋生,戰亂必起,臣以為互市不可開。”

朱允炆擺了擺手,問道:“這些年互市開與不開有什麼區別?”

解縉等人一時找不到反駁的話。

事實就是如此,看似大明與兀良哈三衛沒有官方承認的互市,但朝廷與兀良哈的鹽鐵—馬匹、牲畜交易始終是存在的。

不僅有朝廷控制之下的交易渠道,還有不為人知的走私渠道。

“與其讓互市隱藏在暗處,不如拿在明面上。此舉有利在二,其一,朝廷開設互市,可引商人至互市之地與兀良哈三衛交易,減少走私行商,至於交易的貨物為何,交易多寡,則可以由朝廷說了算。互市一月開一次,計量供貨,便不存在你們過量供應的擔憂。”

“其二,互市一開,兀良哈三衛便沒有了鬧騰的理由。北元屢屢叩邊,多是因物資窮困,無以生存,只能以搶掠求生。兀良哈非是北元,乃是大明附屬,給其好處供其生活,讓其安居,未嘗不可削弱其野心。”

朱允炆解釋道。

解縉、鬱新等人面面相覷。

徐輝祖贊同道:“臣認為此舉可行,一方面以大軍威懾,告訴其大明不允許任何人染指大寧,一方面透過互市安撫人心,促其伏拜。”

朱允炆看向兵部茹瑺。

茹瑺思慮再三,最終點了點頭,道:“臣也認為可行,但需嚴格管控,不宜超量供應鹽鐵之物。”

朱允炆微微點頭,說道:“好,那互市一事便交給盛庸來辦吧。”

走出皇城,朱棣與徐輝祖對視了一眼,心照不宣地點了點頭。

朱允炆開互市的理由很多,但他卻只說了不太重要的兩個,沒有說最關鍵的一個。

盛庸與兀良哈開互市,提升的將是盛庸在兀良哈三衛中的地位與影響力,削

弱的卻是寧王朱權對兀良哈三衛的影響力。

在徐輝祖看來,打擊寧王,才是朱允炆開設互市的真正目的。

大寧。

盛庸坐鎮都司衙門,審閱著軍械、糧餉、衣物等軍冊,冷著臉對毛整、和允中問道:“大寧存糧緣何只有十三萬石,朝廷所令,應有十五萬石才對得上,少去的兩萬石糧食,是薊州沒送過來,還是有人貪墨了?”

毛整、和允中臉色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