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官員家屬也逐利(四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解府。
曹氏見解縉下朝歸來,便吩咐僕人端上飯菜,親自打了溫水,對解縉道:“不是說今兒早點歸家,怎又遲了?”
解縉脫下外衣,嘆息道:“一日兩朝,誰又能作得準時辰。”
曹氏埋怨道:“這冬日已至,應是清閒下來,怎還會一日兩朝,朝廷之事如此繁冗嗎?”
解縉坐了下來,看著僕人上了菜,便道:“朝廷的事你就少打聽了,明日安排管家去一趟錢莊,把咱家的銅錢都拿出來,兌成銀兩。”
“啊,這恐怕有些不太合適……”
曹氏蹙眉道。
解縉吃了一口菜,道:“有什麼不合適,不就是虧一點,我總感覺這裡面有古怪,皇上自登基以來,鮮有吃虧的時候,這次推出錢莊,似要吃個大虧。”
曹氏轉身拿了一張票據,遞給解縉,道:“今日早間,管家去了太平橋錢莊總鋪,兌了四百貫銅錢。”
“什麼?你……”
解縉臉色一變,連忙接過票據端詳。
票據上端寫著“皇家中央錢莊”六個字,中間寫著具體金額,右側底部蓋著錢莊的印鑑。
這是一張簡單的兌換票據,不記人姓名、約定信物或暗號等。
解縉見票據為真,不由看向曹氏,一臉悲憤,道:“皇上在朝堂之上呵斥百官貪婪,食肉錢莊,我自以為與他們不同,呵呵,現在看來,若中央錢莊死,我解縉也是劊子手啊!”
曹氏聽解縉如此說,不由緊張起來,道:“是妾身沒有請問官人,只見外面銅錢越發緊俏,才動了私心,我們安排人退回銅錢,再兌出銀兩,以作彌補吧。”
解縉重重點頭,起身道:“自被太祖放逐,我便醒悟,在官場之上,最要不得的便是與天子對立,才華與抱負,都需排在忠誠之下。你要記住,解家要與皇上站在一起,皇上光榮,我們也光榮,若皇上蒙受了損失,那我們就應該更悽惶,絕不能比皇上好。”
“飯還沒吃……”
“不吃了,我要寫奏摺請罪。”
解縉轉身回到書房中,提筆沉思。
最近幾日,朱允炆的所作所為,似有些反常。
經過一年多的觀察,解縉很清楚朱允炆不是一個衝動之人,更不是一個無法聽進勸說的君主,可是在中央錢莊這件事上,朱允炆不僅衝動了,還堵塞了戶部進言。
他不再是理性的判斷,而是感性的揣測。
這背後誠然有民間銅荒的現實,但還不至於讓皇上如此急切吧?
急切?
解縉皺眉,從皇上丟擲皇家中央錢莊至錢莊開業,不過短短數日,快得讓人眼花繚亂。可是,這些動作,如何都不可能在短短几日內完成!
五處錢莊,五處屋舍,不是一句話就能選出來的,好吧,即使是皇上一聲令下,徵調房舍,無人抗命,可搬運銅錢難道不需要時間?
如此海量的銅錢,需要的車馬絕非少數,可當下想想,卻沒有見到有車馬運輸銅錢。
即使是皇上有通天之術,神不知鬼不覺將銅錢弄到
了五個錢莊之中,可人手呢?精通於錢莊的人手,絕不是上午發個招聘告示,下午就能去錢莊幹活的。
看穿了種種,解縉悚然,瞪著眼自言自語道:“這是皇上籌謀已久的局!”
沒有長時間的籌劃與秘密準備,錢莊絕不可能如此“簡單”出世,難道說,皇上是在做戲?
燕王府。
朱棣見有人抬著數百木箱送入後府,不由對徐儀華問道:“這是什麼?”
徐儀華命人開啟木箱,露出了滿滿的銅錢,道:“王爺,外面銅荒鬧的極為厲害,煦兒提議將府中銀兩拿出部分,換了十萬貫銅錢,日後也好花銷。”
朱棣看著徐儀華遞過來的中央錢莊票據,仔細看了看,又聞了聞票據的味道,道:“油墨味很淡了。”
“王爺,這票據只是一個兌換憑證,和油墨可沒關係。”
徐儀華抓了一把銅錢,又撒了下去,聽著銅錢撞擊的聲音,滿臉笑意。
朱棣盯著票據,嚴肅地說道:“這票據怕有些時間了,不像是近幾日所版,當今天子又是一個聰明人,如何會做如此吃虧之事,此事定有變化,將這銅錢留一些,其他存回錢莊,兌成銀子吧。”
徐儀華收走了票據,搖頭道:“王爺,朝廷若有手段早就用了,就在今日傍晚,聚寶門外的錢莊因再無銅板關停。朝廷設五座中央錢莊,短短几日,已去其二,說明朝廷已沒多少銅錢,只能集中供應剩餘錢莊,拖慢時間以想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