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皇家中央錢莊(第2/2頁)
章節報錯
黃子澄微微點頭,道:“皇上,據戶部調查,眼下一兩銀只能兌換六百五十文銅錢,商人之中甚至出現了囤銅之事,商人買賣越發好銅,可銅越發稀缺,致使銅錢緊俏,怕用不了多久,一兩銀只能兌六百文銅錢。”
朱允炆面色有些凝重,詢問道:“大明寶鈔呢?”
黃子澄嘆息道:“最初,大明寶鈔一貫鈔可兌一兩銀子,至洪武三十一年,一貫鈔只能兌半兩銀子,但到了今年初冬,一貫鈔只能兌三錢銀子,一些商戶還拒收寶鈔……”
“拒收寶鈔?”
朱允炆有些意外,作為大明的法定貨幣,甚至可以說是曾經唯一的合法貨幣,竟有人拒收?
要知道,朱元璋為了推行紙幣,曾禁絕銀兩、銅錢流通的,只不過後來這一招實在行不通,才出現了錢鈔並行的局面。
黃子澄擔憂,搖頭道:“不僅有,還有不少。”
朱允炆走了出來,詢問道:“戶部可有對策?”
黃子澄看向夏元吉,夏元吉走出來,道:“皇上,戶部集議多次,認為鈔法不通,在於朝廷出鈔太多,收斂無法,以致物重鈔輕。銀賤銅貴,也與朝廷以銀錢為俸祿有關,銀多則賤,銅少則貴。”
“戶部擬定,以
朝廷法令來規整銀銅兌換比例,同時加大寶鈔、銀錢回籠。這也是戶部捂著錢財,而不願增大支出的一大原因。”
朱允炆看著夏元吉,笑道:“你是指責朕準備擴大支出?”
“微臣不敢。”
夏元吉道。
朱允炆看著夏元吉,說道:“法令去幹預銀銅兌換,短時間可以生效,但有些事朝廷說了不算,法令便免了吧,朕倒有一個新的想法,不妨戶部聽聽。”
黃子澄等人道:“還請皇上示明。”
朱允炆安排人賜座上茶,然後說道:“你們也知道,中華書局、醫藥紗布生意裡面也有後宮的份額,文工團又賺了一些銀錢,加之藩王進貢、皇家田莊等,多少也有一些存餘。朕打算拿出錢,設定一個皇家中央錢莊。”
“皇家中央錢莊?”
夏元吉眉頭一皺,黃子澄也暗暗吃驚,卓敬低頭盤算。
朱允炆品著茶,道:“沒錯,中央錢莊以皇家的名義,內建銀銅,負責平衡寶鈔、銀、銅兌換比例。”
黃子澄拿不準,詢問道:“皇上可是打算以錢莊的方式,為商人、百姓提供銀銅兌換,並開闢收攏寶鈔的渠道?”
朱允炆點頭道:“沒錯,眼下銀銅兌換比例失衡,若設定錢莊,吸引官員、富戶、商賈存入大量銅錢,百姓可以拿著銀兩到錢莊兌換銅錢,到時,銀兩便會進入錢莊,而銅錢則會進入民間,銀兩少而銅錢多,兌換比例自會平衡。”
“這個,百姓若至錢莊,應以什麼標準兌換銅錢?”
黃子澄感覺有些擔憂。
朱允炆笑道:“自然不能讓皇室吃大虧,民間什麼比例,就按什麼比例。他們不是一兩銀子六百五十文嗎?只要百姓拿著一兩銀子,錢莊就給他們六百五十文,或稍多幾十文,若民間一兩銀兌七百文,錢莊也會浮動改之。”
夏元吉皺眉,反對道:“皇上,皇家中央錢莊設想是好的,然這裡有一個極大漏洞,若彌補不上這個漏洞,則無法施為。”
“哦,什麼漏洞?”
朱允炆詢問道。
夏元吉嚴肅地說道:“皇上說吸引官員、富戶、商賈存入大量銅錢,可若是沒有大量銅錢存入,錢莊的銅錢有限,一旦百姓兌換銅錢過多,錢莊無法兌現,豈不是傷了皇家聲譽,亦無法解決銀賤銅貴的現實。”
朱允炆將目光看向夏元吉、卓敬與黃子澄,嚴肅地說道:“朕為首投大量銅錢於錢莊,百官難道不從之?百官從之,富戶商人難道不從之?”
夏元吉道:“臣只怕商人不會從之!商人以利為根,他們會拿出大量銀兩,兌走無數銅錢!”
朱允炆搖頭,道:“不會,商人應該看得清楚,皇家錢莊的目的,便是改變銀賤銅貴,他們若如此,豈不是打劫皇室?這群人沒有如此大膽。”
“皇上!”
夏元吉還想勸阻。
朱允炆擺了擺手,道:“此事不需擔憂,錢莊可以設定規章,凡存入銀錢者,一年後,除可得存入本金外,還可獲本金百分之一利。朕以利許之,總不可能無人存入銅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