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沒有說話,將目光看向了朱棣。

朱棣緩緩抬起頭,看著朱允炆,一字一句地說道:“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臣附議曹國公之言,逮捕周王入京候審!”

朱允炆暗暗握住手,朱棣沒有選擇幫助自己的親弟弟,也沒有避諱,而是主張對周王以“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來辦。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這一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最初是由韓非子、商鞅等人提出。

《韓非子·有度》:“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史記?商君列傳》:“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

雅文庫

但這種思想,在實際執行中,往往並不是如此。

封建王朝,本身就存在著不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別做夢了……

就以商鞅“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來論,商鞅的處罰措施是什麼?

是“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

也就是說,太子犯了錯,商鞅沒有處罰太子,因為那是“君嗣”,要怪就怪太子的老師,這兩個人沒教導好,那就一起收拾了吧……

縱覽歷史長河,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只存在於隻言片語之中,而處罰“王子”死刑的,又是寥寥無幾。

朱允炆嘆了一口氣,對眾人道:“周王是否有異心,朕都不能容他繼續留在開封。說到底,周王是朕的叔叔,皇室宗親,不宜廣宣於內外,此事再沒有定論之前,不可傳之於眾。”

解縉等人連忙表態遵從。

朱允炆看向朱棣,嚴肅地說道:“燕王叔,宗人府當下以你為尊,待周王返回京師之後,朕希望由你來處置此事。”

“臣遵旨。”

朱棣沒有推辭,答應道。

朱允炆微微點頭,對茹瑺與徐輝祖道;“既如此,便傳令鐵鉉,聽從鬱新安排,擇機入開封府,邀周王及其家眷、官屬,乘馬車至京師。”

“臣領旨。”

茹瑺、徐輝祖道。

徐輝祖看著朱允炆的目光有些驚歎,他選擇了動手,不是簡單地處置周王一人,而是打算趁此機會,徹底解決開封周王府!

雖體面地安排“馬車”,但誰都清楚,他們的身份,是囚。

朱允炆揮了揮手,眾人紛紛退了出去。

看著朱有爋的奏摺,朱允炆苦澀地搖了搖頭,原以為自己不走削藩老路,會很難處置周王朱橚,誰料白蓮教、黃河奪淮等事竟關聯著周王,派遣鬱新前往開封府,一是為了查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