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周圍便將士抽刀上前,圍住了沈一元等人。

寒芒陰冷,殺機森然。

沈一元見狀,臉色絲毫未變,泰然作揖道:“尊敬的國王,若是殺了我們能拯救滿者伯夷的話,那就請動手吧。”

“你是何意?”

維卡拉瑪瓦哈納皺眉問道。

沈一元笑道:“我們是商人,殺我們無減於大明軍力,只會觸怒大明。大明的怒火,滿者伯夷國真的能承受嗎?”

“有何不可承受,大明在海遙遠的另一側,就是殺了你們,他們又能如何,你們大明不是有句話,叫做鞭長莫及?”

滿者伯夷的重臣山德魯居厲聲問道。

沈一元看向瘦弱有神的山德魯居,施禮道:“敢問閣下是?”

“山德魯居,滿者伯夷第五軍團的將軍,手握八千精銳,所向披靡。”

山德魯居彰顯著自己的威嚴與地位。

沈一元輕蔑地說道:“這位將軍,你聽到了鞭長莫及,可曾聽過,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大漢時期,上帝之鞭的匈奴侵犯華夏,被打得奄奄一息。眼下北元殘兵退至漠海,數千裡之遙,大明猶然深入,以滅其

精銳。”

“遠,不意味著大明不為,但凡是觸怒大明的,都必須給大明一個交代。將軍莫以為八千精銳為多,須知大明人口六千餘萬,久經沙場的軍士多達三百萬,舟船無數,若在大明,將軍所屬之人,不過是朝廷儀仗罷了……”

山德魯居臉色一變,大明竟有如此多的人口?如此多的戰力?

儀仗能有八千人?

這傢伙一定是吹噓吧。

維卡拉瑪瓦哈納臉色微微一變,沉聲道:“呵呵,如此誇大之言,意在攻心罷了。若我斬殺於你,大明未必會因為幾個商人,大動兵戈吧?就算是發動戰爭,怕也不能翻越大海,到這南洋深處吧?”

沈一元嘆息道:“國王難道沒有聽聞到,大明水師船隊浩浩蕩蕩而來,這還不足以說明一切?若大明想要戰爭,只需舟船運兵即可。以大明舟船,運五十萬兵,輕鬆之事耳。再說了,國王是不是忘記了一回事……”

“何事?”

維卡拉瑪瓦哈納皺眉道。

沈一元嘴角微微一動,道:“在這南洋之中,雖久不見大明船隊,但大明的屬國可是眾多的,占城、暹羅、安南、渤泥……包括東爪哇。”

維卡拉瑪瓦哈納豁然起身,冷冷地看著沈一元,厲聲道:“你是在威脅滿者伯夷帝國嗎?”

滿者伯夷帝國雖然統治著一大片區域,但始終沒有攻克東爪哇,導致一座巨大的島嶼中,存在著一根刺,始終刺痛著滿者伯夷。

沈一元微微搖頭,道:“洪武三年,滿者伯夷當時的國王昔裡八達拉遣使奉獻金葉表於大明,洪武十四年,再上金葉表。雖然大明與滿者伯夷交往不多,但想必兩國都不願起刀兵。”

“你到底是商人,還是政客?”

維卡拉瑪瓦哈納眼神犀利地問道。

沈一元笑了笑,說道:“我們只是商人,來這裡,並非是為了阻止國王出兵,只是有兩個目的。”

“說!”

維卡拉瑪瓦哈納陰沉著臉色說道。

沈一元直言道:“第一個目的,是受大明副總兵鄭和所託,轉知滿者伯夷國王及其官員,三佛齊已成為大明舊港宣慰司,那一片土地,是大明的土地。”

“什麼?!”

維卡拉瑪瓦哈納難以置信。

“國王,此話絕不可信,一定是大明保護三佛齊的計策!”

山德魯居等人連忙站出來道。

沈一元看著眾人,待至喧鬧退去,方才說道:“是真是假,自有國書為證。若諸位想要見證,可去舊港宣慰司走一走,只要是和平、友好的,大明會歡迎。”

維卡拉瑪瓦哈納深吸了一口氣,三佛齊併入大明,直接表明了大明的立場,此時滿者伯夷再進攻舊港,那就是直接對大明動手了,其後果難料。

對上強橫的大明朝,滿者伯夷真的有勝算嗎?

沈一元看出了維卡拉瑪瓦哈納的猶豫,趁熱打鐵,道:“大明副總兵鄭和表示,為表誠意,共維和平,願釋放在三佛齊的八千餘滿者伯夷軍士,並交由商船送還,如今已在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