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君臣佐使的火藥(一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陸安解釋道:“要入火藥司,無論進出,都需經過三道門檢驗,進者不可帶危險之物,出者不可帶身外之物。盤查清楚,方可進出。”
朱允炆微微點頭,對於火藥司的安全工作很是滿意。
“皇上,整個火藥司分為五個廂,左右廂房為火藥材料庫房,正房為火藥作坊,後堂一房為火藥庫,最後是護衛與匠人居所。”
陸安簡單介紹著。
朱允炆看了看,便走向火藥作坊。
火藥作坊有些大,左右打通了耳房,拼建了幾間房,足有一百五十步左右,裡面佈置有二十餘石碾,正在不斷研磨著什麼。
“眼下有多少火藥匠人?”
朱允炆詢問道。
陸安張口便答:“一百六十九人,地方衛所之人,大部尚未趕至京師,待到齊之後,人手會增加至五百餘。”
朱允炆微微點頭,道:“說說把,讓朕知道火藥是如何製造的。”
陸安引朱允炆向前走去,介紹道:“皇上,火藥配伍,遵的是《神農本草經》。”
“等等?《神農本草經》不是講述的醫藥嗎?”
朱允炆疑惑起來,雖然說火藥是一種藥,但你按一本醫書製備火藥,這合適嗎?
“這,皇上,是的,但其精髓,便在君臣佐使。”
陸安看了一眼朱允炆的臉色,解釋道。
朱允炆皺了皺眉。
陸安心頭不安,連忙說道:“這君臣佐使,是火藥配伍的方法。皇上,火藥構成,有硫磺、硝石、碳等物。依君臣佐使之法,選硝石為君,硫磺為臣,木碳為佐,其他為使,混合均勻,便成火藥。”
朱允炆不禁感嘆,古人雖然不知道一硫二硝三碳,卻創造了君臣佐使的火藥理論,不得不說,這是古代人的智慧。
“嗯?那不是蘆花嗎?”
朱允炆看到一個匠人抬著蘆花從眼前走過,不由愣住了。
這是火藥作坊,咋還弄來花了?
“皇上,蘆花也是火藥佐使。”
陸安連忙解釋。
朱允炆走了過來,抓起蘆花看了看,丟下之後,走了一步,拿起一片葉子,問道:“你不要告訴朕,這銀杏葉子也是火藥佐使?”
“這個,確實是……”
陸安臉色有些蒼白。
朱允炆指了指一旁的物件,臉色有些陰沉,問道“那這豆末,松香,川黃,嗯,還有麻油,這也是火藥佐使?”
陸安連連點頭,道:“皇上,這裡之物,皆是火藥配伍所需。”
朱允炆揉了揉眉頭,自己記得黑火藥沒那麼多雜七雜八的玩意啊,咋到了這明代,啥東西都冒出來了?
怪不得古代火藥威力有點弱,感情這些匠人,都已經習慣創意製造了,只是這自我創造的精神,到底該誇,還是該打……
“皇上,此為硫磺。”
陸安指著一旁的石碾,正在碾磨硫磺。
朱允炆伸手拿起一點硫磺,在手指上搓了搓,搖了搖頭,道:“還是太粗糙,把這些硫磺,再碾磨細一些,越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