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新坐鎮縣衙,指揮若定,一切都井井有條。

黃子澄、景清身後跟著二十幾個難民,皆推著租借來的獨輪車,手中還抓著幾個麻袋,肚子時不時地咕嚕兩聲,卻沒有任何人埋怨,都是一臉的期待。

李九排在最前面,肚子雖然乾癟,但渾身卻充滿了力氣。

皇上是好人,派了好官來拯救我們這些難民了,不僅安排了住處,還管吃,聽眼前的大人說,可以吃飽。

這就是青天大老爺。

到了糧倉外,黃子澄轉過身,看向主簿謝剛,冷冷地說道:“把庫門開啟。”

謝剛哆嗦地拿出鑰匙,將糧庫的大門開啟,又連忙走入其中,開啟了二門,將門推開,然後躬身在一旁,瑟瑟顫抖。

思路客

黃子澄走入糧倉,看著裡面分散的八個木質圓倉,圓倉粗大,足需五人環抱,高有八九尺。

圓倉並沒有著地,而是由粗木打造底座,以支撐整個圓倉。

這種設計,有利於防潮、防水、防鼠。

黃子澄看向外面的李九等人,喊道:“裝好糧食,回縣衙重新煮粥。”

李九等人興奮不已,謝過之後,便與其他人拿著麻袋進入了糧倉,將麻袋撐好,便開啟圓倉下側的倉米口,看著白花花的大米流入麻袋裡,滿臉堆笑。

放糧食的沙沙聲一片。

黃子澄看了看景清,嘆息道:“若皇上得知此間事,不知又要動多少怒氣。”

景清無奈地搖了搖頭,道:“瞞不住的。當下最緊要的,還是安置災民,這裡雖儲備有不少糧食,可隨後續難民趕到,這糧食總是不夠吃。”

黃子澄凝重地點了點頭。

懷遠城在鳳陽府算是一個大縣,人口較多,如今受災死難多少,尚且沒有統計過來,到底會轉移多少百姓到定遠,也沒一個準。

但黃子澄等人估計過,至少會有一萬餘難民進入定遠,加上睢水、穎水下游也有百姓造災,這些人也需要向定遠轉移。

賑災濟民,最關鍵的便是糧食。

鬱新之所以選擇定遠作為賑災之地,是因為定遠地勢相對較高,且距離懷遠只有二百餘里,難民遷移過來不需要太久。

定遠西南為廬州府,東南為滁州,而滁州與京師,只有一段路與一條長江,運輸糧食相對便利。

“朝廷已經在運糧了,後續糧食應會在七日內送抵,若是這糧倉糧食不夠,便從富戶手中購置一些糧食吧。”

黃子澄憂心忡忡地說道。

景清微微點頭,嘆息道:“也只能如此了。”

倉琅——

刀出鞘的聲音讓黃子澄與景清吃了一驚,轉頭看去,只見李九等人提著軟趴趴的袋子,站在那裡。

“收起刀來。”

黃子澄怒視了一眼護衛,然後對李九等人,道:“不放糧在這站著作甚?”

“大人,沒,沒糧食了。”

李九臉色蒼白地說道。

“什麼?!”

黃子澄與景清大吃一驚,面色十分難看起來。

兩人急步上前檢視。

黃子澄將手從倉米出口位置將手伸了過去,摸了摸,收回手彎腰看去,只見圓倉裡面,還有一個圓倉。

“給我劈開!”

黃子澄怒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