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商人的推波助瀾(第2/2頁)
章節報錯
“御史大人。”
陳繼之回頭看去,見到來人,臉色微微一沉,道:“哦,這不是布行的掌櫃馮有才嗎?我記得,距離月供還有一些時日,怎麼,最近生意好了?”
馮有才諂媚一笑,道:“御史大人說笑,布行多少生意,大人還不清楚。大人,還請借一步說話。”
陳繼之將魚掛在門上,隨馮有才至街道旁的樹下,道:“說吧。”
馮有才左右看了看,見沒有人,便謹慎地說道:“馮氏布行裡大人一份利這是不會變的,只是大人,您想不想讓這份利加上一些?”
陳繼之目光銳利地看著馮有才。
在五年前,馮氏布行經營出了問題,在最是布行生意火紅的冬日,布行卻因為購置貨物過多,擠佔了賬銀,無法給夥計發薪錢,眼看著夥計便要離去,布行即將倒閉,陳繼之拿出了一些銀兩,幫助馮氏布行度過難關。
自那之後,馮氏布行每月都會提收益部分,算作月供交予陳家。
“加上一些?是什麼意思?”
陳繼之有些聽不明白。
馮有才嘆息道:“大人,新商之策施行於北平、蘇州兩地,商人往來不息,獲利極大。反觀京師之地,卻毫無作
為。若朝廷允許在京師推行新商之策,那馮氏布行其營收,必不降反升,到時,大人的那一份利……”
陳繼之眼神微微一眯,這不就是水漲船高嗎?
不過,新商之策可是將三十稅一,硬生生提升至十五稅一,典型的暴政行徑。
在這種情況下,商人為什麼不反對,反而還願意去接受?
“你確定那新商之策有利?”
陳繼之不解地問道。
“大人,商業之道,可不只是看稅率,新商之策推行,布行所需採購之物,將更為簡便,出入城也無需再繳納稅銀,各方衙門,也不能再以其他名義索要。算一筆總賬,新商之策有利無害。”
馮有才仔細解釋著。
陳繼之與馮有才交談了近半個時辰,才返回家中,將魚交給妻子之後,便進入書房,直至夜深,才出了書房。
看著埋怨的妻子,陳繼之只是輕輕一笑,品嚐著冷了的魚,自言自語道:“晚了一步,只能吃條冷魚了。不過,終歸是魚肥入我肚,不是嗎?”
四月二十一日,吏部給事中陳繼之上書,懇請皇上於京師施行新商之策。
一時之間,附和著眾。
帝未從之。
四月二十三日,都察院練子寧與六科給事中同時上書,言明新商之策所利,懇請皇上准許京師推行新商之策。
帝未從之,問群臣:“先期朕意在京師,汝等不允。如今朕不意京師,緣何又來請之?不妥,甚是不妥。”
四月二十五日,戶部尚書黃子澄、工部尚書鄭賜、都察院練子寧、景清等四十餘位官員上書,再請新商之策。
帝置之不理。
四月二十六日,臨時朝會,百官齊心,眾口一詞,請皇上於京師推行新商之策。
朱允炆終是退讓,對百官言道:“新商之策,如一條鞭法、遏兼併國策,乃是利民、利商、利國之事,既要開之,何必只開京師?”
至此,新商業之策在商人的推波助瀾,官員的精明打算,朱允炆的因勢利導之下,終衝破了束縛,徹底在大明帝國推行開來。
只是,在商業大浪潮之下,總免不了暗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