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眾人轟然,一眾監生議論紛紛。

解縉端著茶在嘴巴都忘記喝了,偷偷瞥了一眼朱允炆,暗暗咬牙,這個姚廣孝這一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真夠厲害。

不僅抓住了張智的漏洞,還直接開罵了,這簡直就差指著張智的鼻子說:

你啊,就是禽獸……

張智臉憋得通紅,卻不敢再打斷。

姚廣孝繼續說道:“雜術百家,皆是學問。若只通達聖人之言,卻不知曉雜家之術,豈不是空言空語,言之無物,行之無物

?若人人如此,大明巨舟如何泛海?”

“為官之道,為人之道,當博取百家之長,塑我形貌,壯我身骨,方可洞察分明,不致誇誇其談而不知其言!”

“姚某認為,大明天下安穩繁盛,諸位坐享榮華,絕非四書五經之獨功,而是百家學問,千家營生,六千萬雜人勤勉之功!”

說完,姚廣孝便坐了下來。

而此時,徐妙錦還沒有敲動銅鑼。

臺下陷入安靜。

“諸位坐享榮華,絕非四書五經之獨功,而是百家學問,千家營生,六千萬雜人勤勉之功!”

一席話,振聾發聵,令人警醒!

文人只在乎自己的功勞,只認為自己是盛世的締造者,可仔細想想,真是如此嗎?

百家學問,如何不是大明的精彩?

千家營生,如何不是大明的繁華?

千萬民眾,如何不是大明之基石?

“好!”

不知道是哪個監生,高聲喊了出來,隨後,便是一片的叫好聲,鼓掌聲。

朱允炆微微點頭,嘴角帶著幾分笑意,對於姚廣孝的能力,很是讚賞。

“皇上,此人大才,可入內閣啊。”

解縉輕輕地說了一句。

朱允炆看了一眼解縉,意味深長地說道:“無人舉薦,難啊……”

解縉抬了抬眉頭,笑道:“臣想,此番辯論之後,會有人舉薦的。”

朱允炆不動聲色,只看著臺上。

張智被姚廣孝一番話打壓,但無法反駁,只好悶著一口氣。

此時,輪到了次席陳性善。

陳性善起身施禮,直抒觀點:“大明風華,自有百家雜術之功,然應分清主次,把脈沉浮。國子監監生修四書五經,則為天下讀書人之主業,正如百姓僅耕其田而非行商,行商販其貨,而非親耕其田。讀書人自當鑽研聖人之言,而非涉獵百家雜術。”

“以主為根,方可興學格物,窮天地至理,以掌治國安邦之策。若偏行雜術,豈不是農從商,商為匠,匠入農,監生入百家?”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一切自有定理、命數,不可違逆而行。否則,必主次不分,沉浮不定,天下人心躁動,難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