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畢竟是朱棣的兒子,多少學習了一些演技,再配上自我修煉的厚黑學,確實拉攏了一批士紳,而這一切,都在秘密進行中,就連朱高熾也沒有察覺。

京師,中軍都督府。

朱棣剛從小教場觀訓回來,便對徐輝祖說道:“必須加強京軍騎兵的訓練,現在的騎兵水平,還無法正面對抗韃靼、瓦剌的騎兵精銳!”

徐輝祖皺了皺眉,旋即舒展開,道:“王爺,韃靼與瓦剌的騎兵,從小便長在馬背上,我們的騎兵多是成年後訓練,想要追趕韃靼、瓦剌的騎兵精銳,不容易啊。”

朱棣搖了搖頭,堅定地說道:“蒙古騎兵強大,一在訓練有素,二在紀律嚴明,三在騎射善戰,四在戰法得當。我大明過去雖屢勝韃靼,但觀當下京軍騎

兵戰法,若是戰場廝殺,恐將慘敗。”

“這麼嚴重?”

徐輝祖熟讀兵法,也聽聞過韃靼騎兵之強,不過他們終究還是倒下了。加上京軍騎兵特訓半年之久,戰鬥力已然提升不少,就這樣朱棣還不能滿意?

閱讀網

朱棣坐了下來,說道:“本王想請皇上調部分朵顏三衛入京。”

“朵顏三衛?”

徐輝祖頓時驚訝起來。

朱棣凝重地點了點頭,說道:“朵顏三衛以蒙古人為主,極擅騎兵戰法,既然你認為京軍騎兵已有成就,不妨讓他們真正比試下,也讓京軍騎兵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騎兵精銳!不把他們徹底打醒,大明騎兵,也只能到這個地步了。魏國公,你意下如何?”

徐輝祖明白過來朱棣的意思,即:

以騎練騎!

“朵顏三衛可是寧王手中精銳,若是調入京師,以多少人為佳?”

徐輝祖認同了朱棣的建議。

朱棣想了想,說道:“最少一千騎兵。”

徐輝祖思量了下,最終點了點頭,說道:“那便請王爺上書,我來具名。”

朱棣欣然一笑,道:“甚好。”

技不如人,那就學習。

超過他們,然後碾壓他們,方為正道。

“王爺,騎兵難練,精銳更是難出。觀我輩與父輩騎兵,當下已弱二分,若再過十年,二十年,會否弱三分、四分?待到那時,該如何是好?我大明,終還是以步兵為主啊。”

徐輝祖有些憂愁地說道。

朱棣也看到了這個問題,多年以來,騎兵都在弱化,這是不爭的事實。

一如元朝,開國時騎兵橫掃天下,何等威風?

滅西遼,克西夏,逐花剌子模,踏金吞宋!

可不到九十年,蒙古騎兵已羸弱至馬都騎不好了。

騎兵會衰弱,不是元一個王朝的事,大明也必然考慮這個問題。

“看來,需要重新演練陣法了。”

朱棣走向一旁的沙盤。

沙盤之上,擺放著騎兵、步兵、火銃兵的模型,一個大膽的設想,逐漸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