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新問道。

茹瑺嘴角有些不自然,嘆了一口氣,說道:“是遼王朱植、珉王朱耿所有,就連這醫用紗布,也為其所提供。”

“兩王?不太可能吧?”

解縉懷疑道。

這兩人什麼品性,擅長什麼,解縉還是清楚的,就他們,也能製造出這些東西?

解縉十萬個懷疑。

茹瑺再次行禮,說道:“是他們也好,不是他們也好,但這些,應作為大明軍需,配備京營、邊軍、各地衛所!”

鬱新有些難以理解地說道:“既然是兩王所有,讓他們獻出不就可以了?為何來內閣?”

茹瑺抬起頭,苦著臉,說道:“因為這些東西,兩王只賣不獻。”

“啥?”

鬱新、張紞、解縉同時驚訝起來。

只賣不獻?

這不成那逐利的商賈了?

作為大明堂堂親王,太祖之子,皇帝之叔,竟行商賈之道,豈不是丟人現眼?

太祖留下祖訓,後世子孫一律不得經商啊!

這兩王,到底再搞什麼?

茹瑺目光中透著哀傷,自己一開始也是這個表情,誰能想到,堂堂藩王竟然成了商販,毫無家國意識,毫無為民為軍的情懷。

一開始茹瑺也想硬氣,可問題是,整個京師就找不到第二家可以提供酒精的商家,找到賣燒酒的人家,讓他們多蒸餾幾次,把燒酒弄更燒一些,然後問三錢銀子夠不夠,結果被趕了出來。

遍訪京師布行,從未有人見過醫用紗布,更別說仿製了。

二王是獨家供應啊,你兵部想要東西,只能拿錢去買。

黑心的二王,竟然一木匣要自己一兩銀子。

想起來自己的那一兩銀子,茹瑺的心就隱隱作痛。

“請內閣出面,勸說二王,奉上醫用紗布、酒精之法,為護我大明士卒,出一份力。”

茹瑺懇求道。

鬱新、張紞同時將目光看向解縉,解縉鬱悶地看著兩人,說道:“此事,事關兩百萬士卒,事關國本,不妨茹大人奏報皇上,讓皇上作說客吧。”

謹身殿,朱允炆看著茹瑺的奏疏,差點笑噴了。

好啊。

讓朕說服朕,把辛辛苦苦弄出來的東西捐出去?

朕答應,皇后也不答應啊!

PS:

需要說下哈,明代的六部尚書有時候並不是一個人,朱元璋為了分權,尚書設定人員很多,七八個,十幾個也很正常。

建文帝時期,尚書人數在一至四個。

此時的刑部尚書是暴昭與侯泰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