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顏兒走至一旁,恭謹地說道:“《內訓》之言自是至理。”

“至理?呵呵,當真如此嗎?”

朱允炆帶著笑意,看著駱顏兒。

駱顏兒不敢直視朱允炆,低頭回道:“臣妾若是多言,到時皇上發怒懲罰,這《內訓》豈不便是至理?”

朱允炆一愣,頓時笑了起來。

這個駱才人,還真的是有點才華。

“依我看,這些字,還是燒了吧。”

朱允炆拿起紙張,走至火爐旁,丟了進去,回頭看著吃驚的駱顏兒,說道:“多言必失,只是因為多言之前沒有思考罷了。若你有理、有節、有據,縱千萬言,又有何失?”

駱顏兒看著那化作灰燼的紙張,眼眸微微一動,對上了朱允炆清澈而深邃的目光。

柔軟的心,似乎被什麼觸動。

他雖是帝王,似乎卻與自己想象中的不同。

沒有高高在上的強勢,一言以決生死的霸絕,而是有著如春風的儒雅,如夢中期許的雄姿,平易近人,溫和以待,似乎每個人在他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淪陷在深邃的眸底,一瞬間的心動,讓駱顏兒驚醒,連忙轉過頭,又偷偷看了兩眼朱允炆,低聲說道:“皇上說得是。”

朱允炆嘴角帶著笑意,微微點頭,問道:“隨朕去承乾宮看看吧。”

駱顏兒自是應允。

承乾宮中,織造聲不絕於耳。

上次的中毒事件,並沒有影響承乾宮的生產。

賢妃正在檢查醫用紗布的成品,發現沒有問題之後,便差人送去高溫處理。

朱允炆雖然幾次下令,自己來承乾宮,無需行禮,但賢妃、宮女等從未遵循過,行禮之後,織造聲再起。

“皇上,當下承乾宮可以日產六十匣,若是可多購置織造車,增派人員的話,日產百匣是沒問題的。”

賢妃笑著說道。

朱允炆檢查了下醫用紗布,問道:“可存在什麼問題?”

賢妃搖了搖頭,說道:“並無問題,遼王、珉王二人,已找了穩妥的棉商,只要棉花供應的上,醫用紗布便無問題。”

朱允炆滿意地笑了笑,說道:“日產百匣,是一個不錯的目標。只不過,朕擔心皇后不答應啊。”

坤寧宮。

馬恩慧撥動算珠,然後用筆記錄之後,再次珠算起來,最後看著紙上的數,皺著眉,對侍女說道:“兵部要採買的是三十萬匣,我們日產只有六十匣,一年不過兩萬匣,按如此進度,豈不是要十五年?”

十五年太久!

本後要爭朝夕!

馬恩慧厲聲下令道:“去告訴二王,本後要織造車,至少一百個,越快越好,另外,讓寧妃負責,在宮內再選拔三百宮女,參與織造。本後要在兩年內,完成兵部三十萬匣的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