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儁冷冷看了一眼周德,不作理睬,手持笏板,道:“皇上,兵部採買,一可成二王報國之心,書一段佳話;二可反哺王府開支,以改生存之狀;三,若朝堂強行命二王獻上技法,那日後二王再有新鮮之物,朝堂還要其獻上嗎?或者說,日後誰還有膽魄,耗兩府之財力,研利軍國之物!”

茹瑺出班,奏道:“臣認為,劉侍郎所言極是。若開獻法之風,恐寒心二王。再者,縱得其法,也需耗費人力、財力去生產,一樣需耗費國帑。不若將此事,委託二王,兵部採買,以成大義。”

朱允炆微微點頭,看向戶部尚書黃子澄。

黃子澄出班,高聲道:“既有利軍兵,臣自當全力支援。”

“皇上,這不符祖制啊!”

周德不甘心,連忙喊道。

景清也站了起來,喊道:“皇上,行商問利,私慾無底,若藩王從商,必憑其身份,欺行霸市,禍亂民生啊!”

內閣大臣解縉肅然出班。

景清、周德等人頓覺不安,不知道解縉會說什麼,持什麼立場。

在內閣三人之中,解縉隱隱有首輔之相,其言語之重,比過鬱新、張紞。

朝堂頓時安靜了下來,一個個都等著解縉說話。

解縉肅然道:“臣附議左都御史景清、左僉都御史周德之言!太祖祖制在前,藩王從商不利在後,臣以為,不可放任二王從商。”

茹瑺、劉儁等人驚愕起來,這怎麼和之前說得不一樣?

謝大紳到底在搞什麼?

再看鬱新、張紞,好嘛,一個閉目養神,一個仰頭看著屋頂的龍紋,似乎朝堂之事,與二人無關。

景清、周德激動不已,內閣竟然支援自己了!

朱允炆看著解縉,目光中透著一股莫名的笑意,問道:“哦,依你之言,該如何是好?”

解縉看向遼王朱植與珉王朱耿,嚴肅地說道:“且不論兩王初心如何,便說兩王從商牟利,便是違背祖制,應降旨懲罰!臣提議,削藩遼、珉,以正太祖家國之法!”

“削藩?!”

朝堂炸開了鍋,大臣議論紛紛,指指點點。

削藩這種事,最初是黃子澄、齊泰等人主導,這還是偷偷摸摸,小心翼翼,和皇上在一個小黑屋裡,悄悄地商議,先幹掉誰,再幹掉誰。

上書請求削藩的也有,但朝堂之上,叫嚷著削藩的,畢竟是少數。

在這奉天殿,當著藩王的面,公然喊出削藩的,只有解縉一人!

方孝孺嘴角微微一抖,這個解縉,還真是膽大包天,竟真的做到了這一步!這讓方孝孺不禁想起與楊士奇的問對:

“商人好啊,這四字,有何大局?”

“商人好啊,其實隱去了一字,應為‘是商人好啊’,皇上想借祖制,行削藩之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