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都是地主啊……(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浙之地,煎迫農戶賤賣其田,以身入佃,屢見不鮮。為避重稅以求生存,投獻官員、富紳者眾,已成投獻之風……”
“再不行遏制之法,天下之田,蓋為官紳之田,天下之農,蓋為官紳之農!”
朝會之上,方孝孺奉命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宣讀了胡浚的《為江浙萬民請命》奏疏。
朱允炆面色陰沉,掃視著群臣,厲聲喊道:“元宵之日,朕許萬民以盛世!不過十日,便收到如此奏疏,呵呵,這便是我大明的真相嗎?你們讓朕,有何顏面對天下人?黃子澄,你為戶部尚書,如何看此事?”
黃子澄連忙出班,施禮道:“皇上,胡浚之言字字驚心,臣以為,若江浙之地真如胡浚等人所言,土地兼併,投獻之風已起,朝廷應施以嚴策,盤查士紳田產,加以約束。”
都察院左督御史周德站了出來,反對道:“盤查?官員職俸田免稅,富農豪紳可享部分免稅田,乃是太祖之制!皇上,臣認為,農戶經營不善,或天災之下,欠收破家乃是常事,依附於官紳之下,即可保其生產,又可存續,胡浚之言,過於悚然,實乃是恐嚇朝廷之言,當治罪!”
黃子澄猛地回頭,心中怒火騰昇,我一個尚書還沒說完話,你一個御史蹦躂出來做什麼?
“周御史所言有理,皇上,自古以來,農戶便依附於田地,而田地又依附於是富農豪紳、官府。縱一些自耕農入佃農,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畢竟,他們還是有田耕作,朝廷只需收取相應稅銀,稅銀不短缺,一切都可以解決。”
都察院右都御史範俊站出來支援周德。
黃子澄憤怒了,厲聲反駁道:“百姓若無自耕田地,完全依附於士紳,那百姓到底是朝廷的,是大明的,還是士紳的?周範兩位御史,你們應該知道吧,佃農縱是一畝收成兩石,也要交出一石,甚至是一旦五斗吧!”
“不是還有五斗嗎?餓不死!”
周德冷冷說道。
黃子澄緊握拳頭,喊道:“可按照一條鞭法,他們作為自耕農的話,兩石糧食,只需上繳一斗三升而已!”
“一斗三升而已?呵呵,尚書大人,按照太祖之制度,農業稅只是三十稅一,兩石糧食,應該是六升而已,何故增加到了一斗三升!”
周德反問。
黃子澄喝道:“一條鞭法,將農業稅由三十稅一改為十五稅一,此事朝議已過!你緣何再度提起?內閣已講述的明白,甚至拿出了南北直隸的調查,農業稅看似三十稅一,低的很,但每年攤派的各類徭役,施加給百姓的,早已超出了十稅一,甚至是七稅一,五稅一!”
“一條鞭法,看似增加了農稅,實則減輕了農戶負擔,再無各類徭役之苦,再無各類差派之亂,周德,要知佃農,可是二稅一!如此天怒人怨之事,你猶然支援,甚至發出‘餓不死’之言,你到底還是不是為民做官?!”
黃子澄是憤怒的,他看過南直隸與江浙等地奏報,底層自耕農,相對十年之前,銳減了三成之多,也就是說,百萬自耕農中,至少有三十萬失去了田地!
這些田地,不是他們經營不善的結果,而是士紳聯合盤削的結果!私立明目,以舊制徵稅,反覆收稅,以徭役徵派,各種手段用下來,自耕農手中早已沒了吃的,這個時候,還能怎麼辦?
將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以極低的價格賣出去,同時,也將自己與一家人,賣了出去!
賣了命只是第一步,往後的歲月,他們將不再是人,而是牛,是馬,是驢!
任人鞭打欺辱,在土地之上,耕作不休,再無自由!
黃子澄憤怒於底層的手段,但作為戶部尚書,他更在乎的是賦稅,而三十萬自耕農轉而佃農,那朝廷少徵收的稅可是極多的!
以一人十畝計,便是三百萬畝土地,按舊制三十稅一,一畝徵收六升糧稅,便是近十八萬石,而這還是最低的資料,真實資料恐怕會翻幾倍之多!
畢竟,士官有著職俸田,即當官的官田,這部分朝廷是不收稅的。而對於豪紳,朱元璋時期還給予過部分免稅權。
百姓的田都歸了他們,可他們又是不交稅或少交稅的,你讓戶部怎麼收稅?
這種情況下,別說一條鞭法,就是把鞭子揮斷了,也打不到士紳頭上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