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詠初這幾年,沒有再收義子義女,因為他感到自己的時間確實不足。

再收養幾個的話,甚至會因為陪伴現在這些義子義女的時間不夠,導致親密度下降,那就得不償失了。

作為一個龐大家族的領導人,夏詠初實在是分身乏術。

要處理家族事務,帶領整個家族前進。

別人看著他覺得風光,其實他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因為越到高層,越是風波險惡。

此外他還要自己修行,還要煉丹,還要抽時間陪子女說說話……真的不容易。

現在回過頭來看,夏其英和夏其芷親密度的降低,或許不完全是他們的原因。

如果自己多花點時間,耐心陪伴他們,積極交流溝通,消除誤會,或許能讓情況有所轉變。

但夏詠初是真的抽不出這麼多時間。

只能徒呼奈何。

夏詠初也考慮過,是不是對夏其英和夏其芷採取激烈一點的做法。

甚至淘汰掉他們,再培養新的義子義女。

但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若說最初收養他們,只是為了割韭菜……額,割積分。

他們都是工具人而已。

但是夏詠初養了他們6年。

6年下來,每天陪伴,就算是小貓小狗也養出感情來了,何況是人?

如果這都不會對他們產生感情,那就是天生的反社會人格了。

而夏詠初顯然不是反社會人格。

肯定,他對這幾個義子義女的感情,不及他對夏其烈、夏其熙兩個嫡子的感情。

畢竟,人都是有親疏的,人非聖賢,也不是精密的儀器,自然做不到完全不偏不倚。

但他對這幾個孩子,也是非常疼愛。

哪怕他清楚地知道,夏其英對自己的親密度只有4。

簡直就快變成仇人了。

夏詠初對這個逆反的孩子,雖然不乏惱怒,可也是疼愛居多。

夏詠初是要修仙,並不是要把自己修成冰塊或者木頭。

他不想讓自己缺失感情。

如果他沒有感情,就不會這麼多年只在妻子的同意下納了一個妾。

別人送來的那些天香國色的女人……他最多偷吃過幾回,而且還做了避孕措施,絕對沒有納入房中的想法。

而且那幾回偷吃,其實也是為了做戲給別人看。

夏其英……就這樣吧,不去為難他。

總之,今後要吸取經驗教訓。

夏詠初決定,等到這些孩子長大、離家,他再收養義子義女來收割積分的話,最多一次性收養兩到三個,然後精心培養。

多了,就照顧不過來了。

他也沒那麼多愛心可以去付出。

至於沒有愛心,就不能收養義子義女了嗎?

可以是可以,但孩子都是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