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 生不逢時數戴梓(第2/4頁)
章節報錯
屯衛軍戶可是大明王朝統治的基礎,沒有這些屯衛軍戶大明上哪裡招這麼多精兵強將去!
泰昌聞言,不由拍著腦門道:“哎呀,這個問題朕的確忽略了。
德輝,你提醒得太及時了。
我們必須讓所有屯衛軍戶的子弟都有機會參加科舉!
這樣吧,這次科舉過後,禮部立馬組織人手在東大營、西大營和南大營、北大營建立貢院,以為鄉試之所。
至於院試之所,你們也要組織人手好好去考場一下,但凡屯衛軍戶超過萬戶的地方,必須建立學院。
還有,所有衛所駐地都必須建立學堂,以方便屯衛軍戶子弟學習和參加童子試。“
鄒維鏈連連點頭,以示明白,隨即又小心的問道:“皇上,那海外行省的平民呢?”
泰昌琢磨道:“還是那句話,東南承宣布政使司和南洋承宣布政使司可以建立科舉體系,建奴、蒙元餘孽、倭寇、莫臥兒帝國平民、歐陸蠻夷,一律不得參加科舉!“
這個規定大明以前也不是沒有。
大明朝廷以前也有規定,凡是賤籍都不得參加科舉。
而賤籍指的就是那些曾經跟大明作對的敵對勢力。
建奴、蒙元餘孽、倭寇、莫臥兒帝國平民、歐陸蠻夷那的確應該納入賤籍。
鄒維鏈是毫不猶豫的拱手道:“微臣明白。”
眾人計議妥當之後便派出狼牙戰船和飛龍戰艦前去接考生了,各地考生也陸陸續續趕到了京城。
這一次考生的人數又破了紀錄,直接達到了三萬多人!
因為早在幾年前鄉試的錄取率便翻倍了,舉人的數量那自然是蹭蹭蹭的往上漲。
這麼多考生齊聚京城那是什麼概念?
遠方几個行省的考生還沒有接過來呢,京城的客棧、寺廟什麼的所有客房便已經爆滿,來晚了的考生甚至都沒地方住。
鄒維鏈收到訊息,又急急的跑皇宮來求教了。
這會兒京城可是冷得很,可不敢讓考生露宿街頭,要不然,第二天一早怕是要派人去收屍了。
泰昌一聽鄒維鏈的彙報,也有點傻眼了。
這個問題,他也沒考慮到。
以前就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因為以前參加會試的考生也就幾千人,京城的客棧和寺廟完全能輕鬆容納。
這一次可是三萬多人,京城哪裡來的這麼多客棧和寺廟?
難道專門給考生建迎賓館?
這個顯然有點不現實,因為考生太多了,而且還會越來越多。
如果朝廷建專門的迎賓館,那最少也得上萬人的規模,而且以後每一屆差不多都得新建上萬人住宿的迎賓館。
這就是嚴重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