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京城這邊新起的作坊,就著力供應京城以南,供應的面積比半坡村那邊要大得太多了,所以必須得弄得大些。

守著京城,丁小白有信心能招到更多合用的人才,不管是精湛的手工藝人,還是管鋪子的掌櫃,甚至於優秀的銷售人員,想來都是不缺的。

這樣不止她自己擴張了事業的版圖,同時也方便了秦龍飛事業的擴張,供貨如果能及時,京城和附近幾個城鎮的精繡坊,肯定是越開越火。

當然,事業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一下子就開出多大的作坊來,沒人比丁小白更明白一步一個腳印的道理。

她先是用心選址,在京城選了一處稍顯偏僻的位置,然後用皇上賞下來的銀錢,購置了一片好大的房產,購置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起了點小波折。

那裡原本是十幾家的院子,大小不一,加在一起卻是一個大大的正方形,丁小白帶著吳東選定了地點,就讓他帶著人過去聯絡了。

這十幾戶人家,有人願意賣房,有人不願意,這也是正常的,在一處住慣了,沒有哪家願意無緣無故地折騰。

好在丁小白錢給的足,不虧人,同時給吳東下了指令,無論如何都要拿下這一片房產,一戶都不能漏掉,不然就連不成片了,就沒有了買下來的意義。

當然,‘無論如何’也是有底限的,不可能對方提什麼條件都答應,好在吳東出手利落。

最後的結果讓丁小白十分滿意,價錢比她預估的還要低上一些,當然,跟正常的售價比起來,還是稍稍高一點點的,沒有好處誰願意搬呢?

說起吳東這人,他除了在識字這一項上有些缺陷,其它的事情交給他做,還真是頗讓人放心,幾乎就沒有他拿不下的。

有膽識有魄力,談判雖然經驗不足,但對上這時候百姓的純樸,倒是不落下風,即便是擱在現代,也算是個高精尖的全面型人才了。

好在他還是個肯學的,每天書本不離手,不管是拼音識字還是做賬畫表格,都已經學得有模有樣了。

吳東是在丁小白定下了京郊的旱地改水田後,被丁小白叫來京城的,她身邊現在迫切需要有幾個忠心且能幹,讓她指哪打哪的人。

既然武家姐弟不願意回京,丁小白就詢問了吳東的想法,確定了他同意上京後,讓丁鵬宇接替了他的位置,任了紫鳶居的總管事。

雖然丁鵬宇的年紀比吳東小了不少,但因為經過見過的事兒多,丁小白對他倒是挺放心的。

何況就算偶有什麼不妥,那不還有丁馨揚幫忙盯著呢麼,姐弟同心,其利斷金啊。

做為一名女子,丁馨揚不方便出頭管外事,但讓她只管著一個內院著實是有些屈才了,丁小白相信自己的眼光。

現在讓丁鵬宇主理外院,紫鳶居前、後院的幾間鋪子也要歸在他手裡,暗裡讓丁馨揚幫襯著,她這個做姐姐肯定是極願意的。

姐弟倆搭檔,大錯起碼是出不了的,至於能不能錦上添花,就要看他們姐弟倆的能力了,丁小白拭目以待。

同時被丁小白一起叫進京城的,還有一直幫她管著作坊的諸娘子,既然打算在京城這邊再開幾間作坊,規模還要做大,少了諸娘子肯定是不行的。

年後才辭了靖國侯府,帶著兩個兒子來到半坡村,投奔了自家媳婦的諸賬房,在半坡村才將將呆了一年,就又跟著媳婦上了京。

諸賬房還擔心著,自己到了京城就會沒活兒幹了呢,他當初一到半坡村,可就接管了整個作坊的財務賬目。

正幹得順風順水呢,就又被東家小姐叫回了京城,無論自家媳婦怎麼安撫,他都安不下心來,是一路提著心回到京城的。

結果一到了京裡,東家小姐先是安排了一處不小的宅子,給他們一家四口暫住,跟著又捧了一撂的賬本交過來,諸賬房終於踏實了。

再看到東家小姐,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都安排進了靖國侯府的家學,這可是他們當初在侯府裡當下人的時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諸賬房簡直是心花怒放,私下裡偷偷跟媳婦交待,讓她好好跟著東家小姐做事,一定不能辜負了東家小姐的一片心意。

諸娘子哪還用得著丈夫囑咐這個,她跟吳東一到了京城,歇都沒來得及歇著,就開始跟著丁小白身前身後地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