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驛遞分為三類四種,三類是遞運所、水馬驛、急遞鋪,之所以說是四種,水馬驛可以分成水驛、馬驛兩種,江南地區多水則水驛為主,其他地方則是馬驛。

遞運所側重物資運輸,水馬驛側重遞送使客,急遞鋪則主要是遞送緊急公文。

遞運所和急遞鋪秦睿現在不想動,他想動的是水馬驛。

前面說了,水馬驛分為水驛、馬驛,設驛往往遵循一個原則就是,兩地之間正好是一天的路程,也就是說,你一早從這個驛站出發,到傍晚肯定能趕到下一個驛站。這之間的距離,馬驛是六十到八十里,水驛是一百到一百二十里,當然中間也有歇腳的地方。

秦睿想動這塊蛋糕,已經很久了,他想做連鎖酒店。

"這驛站怎麼會有收入?"聽了秦睿的話後,趙羾不禁皺了皺眉。

"大人,驛站的功能無非是迎來送往,功能類似酒樓和旅店,提供吃食和住宿而已。據下官所聞,我朝的驛站飲食條件差,多處於荒僻山野,驛卒嘗私下剋扣糧米,蔬菜魚肉多有保管不善,腐爛變質;住宿條件也不好,有些人只能睡馬棚。所以許多官員和差役,他們寧可自己掏錢去住旅店,也不願住朝廷免費的驛站,不知大人是否瞭解?"秦睿事先做了一番功課,才來找趙羾的。

見秦睿揭開水馬驛的老底,趙羾和于謙有些尬色,事實的確如此。

"秦大人所言,本官也略有所聞,不知道秦大人有何解決方法?"趙羾皺了皺眉,說道。

"下官的想法是,將免費的驛站改成收費的旅店和酒樓,自負盈虧。"秦睿說出了自己想法。

"這水馬驛站,都是為了朝廷官員、差役辦事用的,若要收費,豈不是會引起朝野非議?"于謙在旁邊問道。

"當然要保留免費的驛站,在驛站旁再建一個旅店,想住免費的驛站,就要接受條件差的待遇;願意花錢的,就能享受更好待遇,豐儉由人,任君選擇。這兩個體系,可以用一套班子,等大家接受了花錢住店之後,再撤掉驛站。"要改革不能疾風驟雨,要徐徐而圖,否則朝野震動,容易出問題。當年崇禎一下子裁撤了三成驛卒,出了個李自成,成為大明朝的掘墓人。

"新建旅店花費肯定很大,朝廷沒有這筆開支啊!"聽到要花錢,趙羾想把秦睿扔出公事房了。

"這就是我今天來找大人的目的,由我們秦氏商號入股,出資建房,朝廷佔四成份子,秦氏商號佔六成,雙方共同組建這個大型連鎖旅店。如果能成,朝廷也能有些收入。"秦睿說出了合作方案。

"朝廷官員、差役一年能有多少人住?這個旅店能掙多少錢?"趙羾有點心動。

"大人,官員、差役自然掙不了錢,但還有商人、旅人啊,我們的旅店,客戶是面對所有人,而不僅僅是官員和差役,有錢就可以住。"思路決定出路,不能有侷限,大明的驛站就這點不好,不給別人住。

"如此說來,倒是可以一試!"聽了秦睿的話後,趙羾點了點頭。

"這個想法下官也是今日才想到,至於成與不成,需要試試,所以想肯請大人撥出一兩條驛路,先行嘗試,請大人給予方便。"秦睿就是想要到宣府、望雲驛站、黑谷攆路的驛站。

連鎖旅店的計劃,只是順帶手而已,當然他也會去做這件事,只是不著急,可以嘗試著慢慢來。

經過一番深入探討,宣府、望雲驛站、黑谷攆路三條驛路的驛站開發權,落入秦睿的手中,在兵部行走的于謙作為代表,監督執行,但合約先不籤,等到見效後再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