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放牧民族,居無定所,沒有自己的糧食,抗風險能力太差,一旦遭受天災,就隨時可能會死。

為了活下去,他們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犯邊!不犯邊就是死,犯邊還有可能活。

其實這個道理都懂,但要接受起來,就比較難。

"英國公,朵顏三衛有先例了!只要底層人吃飽了,他們就不會冒著險,跟貴族來犯邊。而且,韃靼的地界可是金銀滿地啊,可惜現在技術不發達,否則隨便佔一塊地,就能吃上十輩子!"秦睿說著嘆了口氣。

聽完秦睿的話,張輔一臉問號。韃靼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怎麼會金銀滿地?

"韃靼佔得哪些地盤,腳底下全是礦藏,煤炭據說有幾十億斤,鐵、銅、鉬、煤、鋅、金、鉛、鎢這些礦,更是數不勝數,要是人多起來,就能開發了。"秦睿說道。

"誰跟你說的?怎麼老夫從來沒聽說過?"張輔將信將疑的看著秦睿。

"你現在不是知道了嗎?我派這個商隊出去,做生意是其次,找金礦、銀礦才是關鍵,據說有一個礦,能產三億兩白銀!"秦睿放低聲音,悄摸摸的說道。

"多少?"聽了秦睿的話之後,張輔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該信還是不該信。

"三億兩!是不是動心了?您老不會以為我就為了三瓜兩棗,就會冒這麼大風險吧?"秦睿斜著腦袋,看著張輔。

秦睿能掙錢,全大明的勳貴都知道。秦睿說萬里之外有高產糧種,剛收穫完,土豆畝產平均在一千兩百斤,玉米是七百多斤。

這個資料,驚掉了一群人的下巴,現在北平城的米價開始下降了,因為在來年,一旦玉米和土豆大面積普及。

現在秦睿說,有個三億兩的銀礦,他是該信呢?該信呢?還是該信呢?

這個銀礦的大致位置,秦睿是知道的。在穿越前,秦睿看過幾次電視報道,說赤峰有個大型銀礦。但赤峰不是韃靼的地盤,而是朵顏三衛的地盤,也就是大明的地盤,屬於大寧都司。

"幾成把握?"張輔低頭沉思良久,抬頭問道。

"大致方位我知道幾個,但具體在哪裡,需要派人去現場看,這事把握有那麼個三五成,多了不敢說,因為韃靼太大了!"探銀礦這種事,先要有經驗的人,然後得滿世界跑,還得碰運氣。

三五成把握,對於找一個銀礦,已經是很大了。

"銀礦的開採都是歸朝廷..."張輔咬了咬嘴唇說道。

"國公,那地方可能是韃靼的地盤,再說了,就算朝廷開採,不也得用人嗎?不過總得先探探到底在哪裡,然後在決定怎麼做啊!"秦睿手扶額頭,說這話要是被人聽去,稟報了朱棣,秦睿馬上就被推出午門了。

一場PY交易就這麼達成了!英國公調了兩個自己的親信,去守望雲驛道和黑谷攆路的要塞。

"尚書大人,我也是想做一種嘗試,如果這種嘗試能成功的話,那麼大明的水馬驛站就可以換一種思路,成為惠國惠民的有利之舉,也有可能成為朝廷收入的一個來源。"兵部尚書趙羾的公事房中,秦睿和于謙兩個人坐在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