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全球化策略(第1/2頁)
章節報錯
面試的過程比較無趣,關煌沒怎麼發言,把場合交給了肖文文。
候選者中不僅有職場新人,還有超人的老員工。
最開始組建團隊時,只有一些技術人員是直接從總部調過來,其他人想要進入“星火”專案,必須重新開始。
結束的時候,兩人溝通了一下意見,眼光還是比較一致的。
除了個別人上拿不準,基本上沒有偏差。
因為“星火專案”的創業性質,在員工的選擇上,傾向於那些創造力、精力充沛、目標明確的群體。
這些人的目標不是掙工資,能夠承擔創業失敗的風險。
當然,合理的薪酬設計還是必要的,比如專案成功上市的時候,要給他們股份,以達到激勵作用。
“馬上通知他們來上班”,關煌把人員名單勾選了一下,開口吩咐道。
肖文文點頭,“好的。”
剛來公司的時候,關煌已經告訴他,星火專案獨立運營,是超人公司的一次內部孵化,要做好打硬仗、苦仗的準備。
因為內部孵化的效果一般都不太好。
要從零起步,為了內部資源,就得跟公司的其他產品競爭,有時候可能需要跟公司的核心產品競爭。
稍不留意就以失敗告終。
當然,關煌之所以選擇內部孵化,同樣也是有他的原因。
門檻最低,能更迅速進入市場,方向對了,發展得也更快。
不過,起步階段需要大量的投入。
關煌問,“其它的,還有什麼要求沒?”
他給了肖文文充分的授權。
要想成功,“星火”的獨立性必須強,有足夠的權力,不受母公司約束。
甚至有自己的品牌,和超人脫離,避免輿情上的連帶風險。
財務方面相對獨立。
因為新的產品短期內沒法盈利,需要公司經費支援。如果讓他們去爭取預算,就容易陷入辦公室政治,效率很低。
肖文文搖搖頭,“沒了。”
這一次可以說是職業生涯的豪賭,成則一飛沖天。
如果失敗,多年積累的行業聲譽毀於一旦。
關煌拍拍他,“不要有壓力,用心無愧就行。”
電話聲響起,打斷兩人交流。
“泰傑。”
“關總,優步已經和快的公司達成收購協議。”
關煌“嗯”了一下。
張泰傑有點沮喪,“因為嘀嘀的原因,我們的收購要約,對方根本沒搭理。”
關煌安慰道,“沒事,好好備戰就可以。”
看來上次攪局對於嘀嘀的傷害有點大,直到現在還有陰影。
不過,陰謀不成,就來陽謀。
張泰傑:“老闆,Uber的卡拉尼克要見你。”
關煌:“哦,有說什麼事嗎?”
卡拉尼克可不是一般人,21歲開始創業,做事粗暴,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是一個爭議性極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