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煌:“從大的方面來看,餐飲外賣的模式也有瓶頸,支撐不了公司的估值,我們必須開拓新的板塊。”

胡志剛問:“那您心中,超人的未來……”

關煌很是肯定說道,“超人十年後,市值突破千億美金,這一點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胡志剛眼珠子差點掉下來。

是不是搞創業的,都會吹牛逼。

現在的超人才40億美金左右,十年翻二十五倍?

每一個月都會增長十億美金?

做夢呢?

不要看現在超人的市值增長很快,從一億美金到40億美金,不過是幾個月時間。

但是,體量在那放著,市場存在空白。

等到新的市場紅利過去,估值基本上就確定了。

別說翻一翻,就是增加一億美金,也是難上加難。

按照他們現在的預計,超人挾外賣和出行兩大市場,未來的市值應該能夠突破千億人民幣。

對方竟然敢信口開河說千億美元,還真是狂妄至極。

關煌見狀,笑著說:“現在說這個,有點遠,對未來的預測,我們不妨大膽一點,然後再小心求證。”

這個時候說的再多,也很難取信於人。

丟擲一個數字,讓人銘記於心。

等到真的實現那天,就會證明自己的遠見卓識。

胡志剛心想,也是。

誰還沒有個自大的時候?

如果對方不是這種狂妄的性格,也不可能做下如此事業。

“說得好,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蹟,那肯定會在你手中實現。”

關煌坦然接受:“過獎了,我們接著說為什麼選擇出行市場。”

“嗯。”

“開始確定方向的時候,有人建議做團購、做電影,我都給否了,一方面是市場不夠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團在這個領域深耕多年,正面開戰勝算不大。”

胡志剛點頭。

美團畢竟是千團大戰的勝利者,不管從哪個方向來看,都是強勁對手。

關煌繼續說:“選擇出行市場,是因為出行和外賣兩塊業務能夠互補。”

胡志高一頭霧水,“這兩塊業務有個毛的互補性?”

嘴裡說道,“是嗎?”

關煌:“從表面來看,風馬牛不相及,但是,透過業務本身,我們從大資料的角度來看,這兩塊市場,都是海量、剛需、高頻,從計費邏輯、派單邏輯、風控邏輯來看,兩者基本上是相通的。”

胡志高追問:“能舉個例子嗎?”

關煌想了想,開口說道:“從技術的角度來看,超人外賣的工程師追求“在配送體驗(送餐更快、eta 更準確)和配送成本(勞動力更少)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同樣,對於超人出行的演算法設計者而言,超高效的路線規劃,和高度準確的 eta(每筆訂單有預計到達時間),至關重要……”

胡志高聽的昏昏沉沉。

他對網際網路的瞭解,只限於流量經濟、眼球經濟、免費經濟等,再深一點就不行了。

至於背後的大資料、人工智慧,他更是理解都困難。

只能放棄理解,免得自取其辱。

“……事實上,不論外賣,還是打車,都需要排程演算法支援。雖然兩者有不同的技術團隊和資料積累,但彼此融會貫通,才是超人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進一步制霸市場的利器”,關煌最後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