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林老和於更正等人正在挖掘銅雀臺九號殿內的歷史資料。

九號殿內雖然沒有之前幾座大殿的內容讓人震撼,可是架不住這裡面的歷史資料多啊。

他們這些學者也大致是明白了銅雀臺內擺放事物的歷史順序,大致就是曹叡登基稱帝之後發生的事件。

這也讓後世的人們對於曹叡登基稱帝之後發生的一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沒有人會相信,在曹叡領導下連番大勝、擁有可怕實力的曹魏,會滅亡於蜀漢、江東的手下。

在這背後肯定擁有著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他們迫切地想要知道。

此前銅雀臺前的兩座塑像確實是擁有著屬於自己的智慧,繼承了曹操和張遼的部分記憶。

上次那一次的接觸,給海內所有人留下了十分震撼的印象。

明明就是兩座雕塑,沒有任何生物構造或者是機械造物,但是他們就是會動,還會進行交談。

在進行過一番十分友好、親切地交流之後,他們被上面的人帶走了,具體交談了什麼東西,普羅大眾不得而知。

不過大概應該不會把他們這兩座能說會動的雕像給切片研究了,畢竟活的更有研究價值。死亡切片研究則是最後的手段。

隨著直播節目的繼續播出,觀眾朋友們雖未在現場觀看考古挖掘現場,但也算是見證了歷史的出土。

在這銅雀臺九號殿內,他們觀看到了被魏明帝曹叡收藏的狀元卷,完全由戲志才手書,上面的文字工整得就像是印刷的一般。

海內處於封建時代的時候誕生了不少的狀元,但是狀元卷這種東西,只有一份明朝的狀元卷遺留了下來。

而戲志才這一份狀元卷的出土更是有著重大意義,這可是第一屆科舉的狀元卷。

九號殿內還有著不少的好東西,更是完整記錄了當年皇帝大婚的禮儀,填補了這一方面的空白。

經歷過那段黑暗動盪的年代,有著太多東西被丟失了,在此之前的華夏衣冠、各種禮儀文化都只能是從一些殘缺的地方進行復刻。

不僅僅是如此,在三國時期還擁有著一批偉大抱負的巾幗英雄也記載在史書之中。

無論是曹魏的中軍將軍曹嬰,還是蜀漢鎮西將軍馬雲祿,乃至於在第一屆科舉考試的探花劉楚……

這些人都有力地佐證了在當年的三國時期是一段思想開放時代,無論是男女都有機會報效家國。

這簡直就是一件不敢想象的事情,尤其是發生在封建時代。

……

大功率冷光源徑直照射在一處佈滿塵埃的書架上,光束之中的塵糜正在不斷浮動。

於更正倒是沒有在意這些東西,專注的將手中文書上的塵埃掃去,露出真容。

考古的工作其實是十分枯燥的,對於一些地方更是隻能拿著一柄小刷子不斷清掃。

但是文物重新展現在世人眼中的時候,那股喜悅是無法掩飾的。

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足以說明他們的文化是有多麼地絢麗多彩。

其中更是有些精華的東西值得他們去學習,當然不可避免地會有些糟粕是需要摒棄的。

於更正身邊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著文書上記載的內容開始抄錄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