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不讓鬚眉(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曹魏上下都在為批改科舉考卷而忙碌,像是華歆、王朗等幾人手上沒有太多事務的都被拉來批改試卷。
與這幾人相比,在這九龍殿旁幾個暖閣裡的一角則顯得有些冷清,只有一人在那批改一些被列為上等的考卷。
正是御史中丞徐庶,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那位,自從來了曹營之後就一直很低調。
每天上班的時候都在摸魚,上級沒有給他下發任務,他是從來都不會主動做事的。
特別是自從漢昭烈帝逝去之後,對於上班什麼的也是越發疲懶。
曹叡知道徐庶心中認同的主公是劉備,可惜當年祖父曹操用了些不光彩的手段。雖然擁有了徐庶的身子,但並不能擁有他那一顆熾熱的心。
如此大才不能物盡其用簡直就是可惜,但是如今蜀漢未滅,估計是收不了徐庶的心。曹叡也就讓他來批改科舉考卷,這大好的勞動力要用起來,不能讓他領著工資不幹事。
徐庶不徐不疾地批改著考卷,這考卷上的題目,卻是讓他感到有些新奇。
在曹魏當官的日子裡甚是無趣,更多的時間就在家裡研究些經義、學問。這考卷上的題目也為他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徐庶都把這些問題暗暗記下,準備批改完考卷之後回去琢磨琢磨。
很快就將手上一疊經義考卷批改完畢,一旁的內侍立馬遞上了一疊策問的卷子。
徐庶喝了口茶潤潤唇,拿起最上面一張考卷翻閱。
這張策問考卷回答得倒是不錯,可惜還是太稚嫩了一點,缺乏一些實際。
綜合下來73分。
這張卷子上面已經有幾個分數,不過都不太平均。不過這也正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讓他滿意自然給出高分,不滿意就是低分。
不過這也就僅限於策問、經義幾科,不像是明算,明算那是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多少分都基本上是定死的。
暖閣裡沒有任何談論的聲音。他們這些批改考卷的不需要任何商量,只需要在考卷上給出自己最真實的評分即可。
暖閣裡,紙張翻動的聲音如同風吹過,嘩啦啦作響,不曾停歇。
忽地,徐庶感覺眼前一亮,這張卷子上已經留下了兩個分數,都是九十多的高分。
徐庶饒有興趣地看下去,他倒要看看為什麼能夠獲得如此高的評分。
“行文幹練,觀點還能推陳出新,有文采,雍容大氣。上佳之作!”徐庶越看越覺得對自己胃口,心中嘖嘖稱奇。
就算是一些自己認為不妥的地方也給出了有理有據的解釋,而且還是從實際出發,不像是普遍士子滿嘴的知乎者也。
可惜這些考卷都進行了糊名處理,他也沒有權力進行拆封。否則定要去和此人結交一番,浮一大白。
徐庶在這張考卷上留下了自己的評分,99分,少一分是怕他驕傲。
七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一萬多份的考卷在前日就已經完全批改完畢。昨日的時間是讓內侍們進行整理和核算分數。
將五科分數進行相加,得到最後的分數,取出前五十名。
這分數一出來,最先得知的就是曹叡。對於狀元的位置,曹叡並沒有什麼心理波動,這本就是他搗鼓出來的。
倒是第二名讓曹叡感覺有些意外,竟然不是那些知名的世家子弟,而是劉曄的女兒劉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