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陸遜的無奈(第2/4頁)
章節報錯
那就是和三大派系一個都不認識的北方漢子,呂蒙。
這個汝南人資格足夠,勇猛足夠,之後的能力也足夠。
但就是和三排沒啥關係,他能夠混到大都督的位置上,說實話,有點扯淡。
不過,這也說明了孫權的本事到了這個地步了,這才是呂蒙這個三不沾可以上位的原因。
當然了,在這個階段才是孫權權利的巔峰士氣,那個時候他麾下人才濟濟,同樣也是大權在握。
可正所謂觸底反彈啊,到了這個地步了,江東士族們當然不會去坐以待斃的。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反攻!
等到了第四代江東大都督的時候,丞相是江東士族的顧雍,大都督大將軍是陸遜,此時的江東文武已經全部落入了江東本土世家的手中。
關於這個階段其實倒也沒什麼,很多對三國有所研究的學者都曾經說過這些事情,而且他們說的雖然看似不同,但是本質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利用他們已有的資源和地位,依靠聯姻去拉攏外來之人,然後在互相之間聯合起來。
從而慢慢的掌控了大權。
但是到了這一步,孫權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所以鬥爭其實很快就開始了。
同樣作為江東代言人之一,陸遜也是有著自己的本事和算計的。
在江東本土世家掌權到訴孫權妥協,以及最後反攻的這個過程,陸遜是有著一系列的算計的。
首先就是第一個。
孫權派遣了諸葛直他們去找夷州,嗯就是現在的寶島。
然後陸遜看了看孫權,沒利益沒必要。
當然了,這句話放在現在肯定是錯的,但是你直接跨越一千八百年,這事兒你也有點過分。
但是對於那個時代來說,陸遜沒有說錯。
因為等到他們大軍回來的時候,已經是病的病傷的傷,大軍都要沒人了,最後戰利品呢?
俘虜了大概數千人罷了。
那是妥妥的得不償失。
之後孫權還是不死心,這一次他打算去找一找遼東公孫淵,聯合的同時還能買馬。
本來呢,公孫家已經和江東在一起了,結果看著曹魏比較強大,乾脆就劉把江東甩瞭然後跟了曹魏混了。孫權知道這事兒之後,他還能放過公孫家?
“脾氣火爆”的孫權一怒之下就要叫人抄傢伙錘遼東公孫家去。
但是對於這種事情,很多人都表示完全不看好。
甚至為了這個事情張昭和孫權都差點徹底鬧僵了。
其中陸遜也是反對十分眼中的那個,還是那句話,我的那個老天爺啊,你要從咱們江東打到了遼東,這什麼概念?
從南京幹遼寧,你瘋了吧!
你指望咱們的水軍直接划過去麼?瘋了吧!
這玩意完全麼必要,這是一個沒有利益的事情啊,別折騰了。
但是這一次,陸遜給他勸住了。
這並不是孫權好勸了,而是陸遜抓住了孫權的心。
這傢伙啊,看重利益,就和劉備犯軸的時候特別作一樣,得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