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之中,有人以王道治理天下,有人以仁義之道行走天下,有人以教化之道坐鎮一方。

自然也有人選擇了最為雄壯慘烈的霸道。

何謂霸道?

非我即敵,是敵乃殺!

在這條道路上充滿了波瀾壯闊,充滿了豪氣干雲,自然也充滿了屠戮和惡行。

而對於曹孟德來說,這條道路對於他來說,命與願為又能如何,最起碼他曾經有過滿心的理想還有滿腔的抱負。

曹孟德作為一代雄主,他和那漢末的世家或者說士族到底是一個什麼關係,這或許就是他的一生最直接的縮影。

單純是因為士族之人看不起他曹孟德這個閹人之後,然後遭到了曹孟德的強勢鎮壓?

亦或者是曹孟德不得不對他們做出讓步,然後從而為九品中正制的出現乃至變種,達到了一個先決的條件?

在這之前,我們要知道士族到底是什麼。

士族不僅僅是代代做官的家族後人,這可以說是士子,卻不能說是士族。

在還沒有進化成門閥的時候,士族是一個很廣泛的群體,他不僅僅是官宦家族,更是說那個時候這天下有本事,有文化的人們。

他們是那個時代的主要力量。

如果按照史書上面的規則來說,其實他們在那一代就已經該看一看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了。

可他們沒有,最起碼他們猶豫了好久好久。

因為他們有兩個之名的缺點。

其一,他們在朝堂或者說政局之上有著天生的軟弱性。

其二,他們成分駁雜,良莠不齊。

他們之中有荀攸鍾繇等等,有這種天下聞名的大才。

也有那種滿口仁義道德,卻一肚子男盜女娼不幹人事兒的傢伙。

甚至後一種人,遠多於前一種!

這種滿口仁義道德,禮義廉恥,但只是想要為自己撈取大量好處的人,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甚至,他們管這個叫做人之天性,絲毫忘記了人之天性之中還有一個東西叫做愧疚。

對於這種人或許不管是當初還是現在都廣泛存在。

他們並不在意我到底行不行,他們要搶佔這個道德的制高點,然後居高臨下的去斥責別人。

只不過在那個時代,他們的目標變成了,我要做官!

曹孟德也是有喜歡計程車族之人,他當然有,還有很多。

他喜歡橋玄,不僅僅是因為橋玄是第一個對他發出讚譽和看好的人,而是因為橋玄真得是一個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的人。

這或許也是曹孟德在前期為官生涯之中難得的榜樣了。

還有勤學修身的袁遺,他說那是真君子。

還有那剛正不屈的宗承,他說這是好漢子。

當然,還有等等等等。

可在這個等等之外,他看到的是跟多的沽名釣譽之輩,他對此不屑一顧,卻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