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諸葛北伐——門徒(二)(第1/4頁)
章節報錯
諸葛亮用人前面兩點只是表層,後面的才是真理。
第三,諸葛用人平衡派系,注重團結,不顧情面。
這是專門針對於蜀漢那錯中複雜派系的。
之前已經說過了,這蜀漢的派系很亂,益州積弱,東州強入,荊州最強。
所以劉備和諸葛亮兩個人都秉承著一個核心思想。
那就是重用核心荊州派系,拉攏東州,試用益州的這麼一個用人辦法。
同時也想辦法調節平衡。
諸葛亮也是如此,重用荊州派系之中的向朗,楊儀,蔣琬等人,抬高了東州的費禕,鄧芝,來敏和孟光等人。
同樣在益州也是重用部分,諸如楊洪,李卲,譙周等人。
然後對於降將諸如王平,姜維等人也是破格提拔。
所以才造成了蜀地積弱但是卻又和平的狀態。
當然,這玩意在某些人眼裡也是閒散自樂的狀態。
不過意思都是這麼一個意思。
但是這對於當時的那個天下來說,這簡直是要命的事情,因為他們想不到諸葛亮是怎麼做到的。
畢竟東州人一來,蜀中人就開始恨東州之人,東州人自己內部還不團結,情況複雜的讓人頭疼。
有的人當年乾的是打家劫舍的活兒。
有的當年就是專門治理這群打家劫舍的。
還有一心嚷嚷要教化四方,寬恕待人的。
這就又導致了益州人對於東州人除了痛恨之外,還有部分的喜愛。
東州內部也是矛盾重重,互相之間有很大的問題。
本來雙方就很噁心了,還來了一個更加強硬的荊州人。
畢竟荊州人可是作為劉備的依靠衝上去的,同時喜好的也是嚴苛峻法以強兵。
這就讓本就懶散鬆懈成風的益州人也不是很看得上這群荊州人。
當然,同樣是作為外來戶的東州人也很討厭荊州人,因為你們搶我飯吃了。
具體的就表現在了,原班人馬劉琰和荊州一脈的大將魏延近乎於水火不容。
東州人李嚴和益州一脈的王衝,楊洪等人有問題。
益州人自己也是一樣,張裔和楊洪也差點幹起來。
然後荊州人內部,魏延和楊儀也是誰也看不上誰。
在出去地方這個範圍下,作為學者,許慈和胡潛兩個人有很大的問題。
武將裡面姜維和張翼還成天吵吵。
鄧芝和關羽彷彿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雖然沒有那關羽過人的勇武,但是卻有著關羽的傲骨和行事風氣。
他是南陽鄧家的族人,但是和鄧艾有異曲同工之妙。
鄧艾是被族人看不起,鄧芝直接就跑了。
從這個結果上,你也能夠看出來,這倆人在鄧家恐怕也不是很受寵的那種人。
最起碼和人家鄧颺是比不了的。
鄧芝重士卒而輕士人,關羽這麼幹也就罷了,他鄧芝以為誰都是武聖麼?
這貨到了最後幾乎和所有人都有了矛盾,導致了所有人都對他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