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諸葛北伐——豬隊友(第2/4頁)
章節報錯
這有問題麼?這沒有問題!
就是現在打仗呢,花費大了點,徭役重了點,剛過上好日子的老百姓也得再折騰折騰點。
這有問題麼?
或許有那麼一點點小問題。
所以當初的郡功曹楊洪登時就看不下去了,二話不說就和李嚴幹起來了,結果鬧的自己也辭職不幹了,來了一齣兒眼不見心不煩。
而最後犍為郡也出現了這麼一句俗語。
“難可狎,李鱗甲”
意思呢眾說紛紜,有這麼一種說法就是,李嚴這種人吧,我們不好親近,他的心中有這麼一股子的野心和戾氣,對我們十分的抗拒。
後世史書也記載了這方面的事情,因為諸葛亮給蔣琬寫信嘮嗑的時候,把這口鍋扣到了陳震老先生的身上。
直接變成了,我聽老陳說啊,李嚴這個人腹中有鱗甲,鄉里人也說他不可親近....
不過那個時候諸葛亮也的確是看人不是很準,因為他說,他覺得李嚴只是不能冒犯而已,有能力的人都傲氣,你看看咱們已故的關二爺。
那都成了個啥?
所以當初的諸葛亮看著才華驚人的李嚴,覺得他也就是一個小問題,勸解了楊洪之後將他們兩個人分開任命,互相之間誰也別打擾誰。
但後面的事情,那就真的不太對了。
第一次北伐,諸葛亮準備的無比充分,他決定要孤注一擲,所以想要讓李嚴親自去漢中坐鎮他的後方。
這樣他就能夠帶動所有的力量,也不需要在漢中單獨加派兵馬和將領了。
最重要的是,李嚴在漢中完全可以拉攏到上庸的孟達,畢竟這倆關係好,有了這種關係,甚至他可以讓李嚴直接分心上庸戰場。
但是李嚴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並沒有感覺到興奮,反倒是在接到了命令之後直接坐地起價,各種拉幫結派給自己擴大勢力。
然後告訴諸葛亮。
你給我五個郡,然後畫出來一塊地方當巴州,地方我都選好了啊,你是益州牧,我是巴州牧。
咱倆平等存在才行。
還有啊,曹魏人家可找我了,你想好了在說話。
當初李嚴表達出來的意思,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諸葛亮看完之後那個頭疼啊,這也別說讓李嚴來漢中了,他都想從漢中去永安了。
最後沒轍了,他給孟達寫了一封信。
“老孟啊,你家兄弟李嚴你還記得不?
我倆現在關係可好了,俺家李嚴辦事兒可不和你一樣,那叫一個乾淨利落。俺們家老李,那就是這麼一個爽快性子,你得學習學習啊。
趕緊投了吧,磨蹭什麼呢,我又不弄死你。”
然後讓這件事情傳到李嚴那裡,同時給李嚴也寫了一封信。
“老李啊,你還不瞭解你兄弟我麼,我家裡都窮得揭不開鍋了啊,我老婆現在都沒第二聲衣服穿了。
頭天晚上洗了衣服第二天要是沒幹,她都沒法出門。
就這,為了北伐我連陛下賞賜給我的糧食俸祿都捐獻了啊。
你不能這樣,你不能說這個啊。
你不來...那就不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