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諸葛北伐——豬隊友(第1/4頁)
章節報錯
很多人都評論過諸葛亮北伐不成功的原因。
有人說他軍事不行,有人說他能力不行,有人說他不會培養人才,最後導致了蜀漢凋零。
諸如此類比比皆是。
但,諸葛亮為什麼北伐成功不了,除了國力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原因?
當然有,因為他的身後空無一人。
這不是說他諸葛亮沒有培養人才,而是說他諸葛亮再也沒有找到和他志同道合的人了。
當年那些老兄弟,老班底已經陸續凋零了。
留下的都是一群或可為下屬,卻稱不上志同道合之人。
而剩下的,那一名名重臣要麼壓根不幹正事兒,要麼乾脆就是給自己添亂。
諸葛亮一個依法治國的傢伙,竟然還需要像哄孩子一樣哄著那些殘留下來的老臣,調和他們之間的矛盾。
就這種待遇,若是劉禪見到了也不知道會羨慕成什麼模樣。
要知道就在那個時期,曹魏方面的曹叡能力雖然稱得上是不錯的,但是其問題也是多得很。
畢竟皇室鬥爭狠辣異常,直言敢諫的臣子說殺就殺,大肆營造宮殿,花費無度喜好奢侈,加上各種各樣的小毛病讓曹叡能夠混到一個明君當真是不容易了。
而他之所以能夠混到這個明君的位置,其最重要的就是那曹魏多如牛毛的臣子,不斷的對曹魏框濟輔正。
這才沒被玩得動搖國本。
在曹魏,那就是臣子成天和他們的皇帝曹叡說。
我的陛下哎,你可好好修修你的德政吧,你就做個人吧,你別作了!
可到了蜀漢這裡,近乎於完全相反。
成天遛狗逗鳥,啥事兒不幹的益州派,死的七七八八的原班人馬,這兩個最不靠譜的反倒是讓劉禪和諸葛亮最省心的。
因為剩下的人,一個個的全都是想要實權,還都是朝中重臣。
他們作為重臣還想拉一個州過來噹噹刺史,實在不行給個九卿也是可以的。
有事兒沒事兒了就互相嘲諷一頓,將軍懟官吏,學者也互罵,最後劉禪耳朵一閉不想看這群不當人的玩意了。
苦了諸葛亮成天和一朵交際花一樣,今兒安撫安撫這個,明天安慰安慰那個。
不是給承諾就是要拉攏。
總之是把能幹的能說的都幹了,都說了。
但這終歸還是有些人他就是不想做人。
比如在第四次北伐之後直接被諸葛亮弄下去的李嚴。
作為託孤重臣,他的重要性和能力這毋庸置疑。
早期的時候他就已經有些小問題出現了,那就是隻顧忌自己的利益。
在混犍為郡太守的時候,他就幹得非常不錯,能力突出,政績也很好。
但就是剛剛過上兩天好日子,就覺得自己的治所不夠氣派,所以非要搬遷,換一個大房子。
當然了,這個有問題麼?
我給你幹活,我幹好了,我獎勵自己一個豪華辦公室我有什麼問題?
我又不是僅僅為了自己主,這也是為了讓官衙更加具有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