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蜀漢的派系(第1/4頁)
章節報錯
東西兩漢加上漢末三國時期,除了這些官職之外,我們還經常會看到另外的一些特殊詞語,或者說特殊職權。
還非常的多,非常的雜。
比如,拜諸葛孔明為丞相,錄尚書事,督哪兒哪兒軍事。
還有行什麼什麼將軍。
這些東西最前面那個詞語這麼多,是不是有什麼區別?
當然有,而且區別很大。
整體來說,在大漢的官職體系之中,在前面那個詞語有很多。
基本上就是,封,拜,表,行,守,領,任,督,錄,參,還有一個最神奇的自封。
這些詞語在史書上會經常碰到,這裡就大概說一下。
封就不用說了,皇帝恩賜誰誰也好,亦或者是任命誰誰也好,基本就是封什麼公侯了。
封侯拜相嘛。
封對應的基本就是公侯這一類的,那麼同理拜的不是普通職位,拜的是相或者將。
當然這個將不是普通將領,是和丞相基本上同職的將,也就是大將軍。
畢竟,你見過拜誰誰為汝南郡守麼?
拜誰誰為橫野將軍?
這不可能,除非是寫詔書的那個尚書檯的傢伙喝大了,想要帶著自己的家人一同人道毀滅了。
拜上位也對應的是皇帝,拜將拜相,就是為了表示皇帝或者是上位者對這個臣子的尊重乃至尊崇之心。
所以才有拜諸葛為丞相,拜韓信為大將軍。
再說後面的那些,也都是各有不同。
先說表,這個不是給自己的,這是一個臣子給另一個臣子的,意思是給皇帝上表,讓另一個人擔任什麼官職。
比如曹孟德想要給荀彧要一個萬壽亭候,就會用表荀彧為萬壽亭候。
然後荀彧說:滾!
當然了,這也有不同的,比如在漢末時期,大家都很懂規矩,那就是互相表奏,你給我要個官我給你整個爵啥的。
然後慢慢的大家也明白了,這玩意吧,哪位陛下也是看不見的,也是那位曹丞相說了算。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大家也就意思意思就得了。
比如劉備表孫權為車騎將軍,然後奏疏還沒送到許都呢,孫權的車騎將軍府就已經弄好了。
我管你同意不同意,反正我幹了。
而曹孟德很多時候雖然看著對方不順眼,但是為了自己後面那個皇帝還得有點用處,他也不會多麼阻攔。
除了劉璋喝大了的那一次之外,基本都同意了。
至於為什麼劉璋表劉備那次不同意,因為這傢伙可能是喝大了,非要給劉備表一個大司馬。
嗯....曹操看到之後啥感覺咱不知道,反正劉備是不敢再和這個玩意喝酒了。
酒品太差!
除了表之外,還有行。
行什麼將軍,或者行什麼官職。
這個行其實是代理的意思,說白了就是我先行使一下這個權利,然後等幹得好了,如果沒有空降啥的,我也就扶正了。
到了行這個地步,基本上也就算是確定了。
至於守則是不太一樣。
如果說行是已經到了基本確定,讓他先幹著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