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明:明朝的特色——三廠篇(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是他愣是在靖難之前對於當初的皇帝朱允炆的一舉一動那叫一個瞭若指掌,你用腳指頭想想這是誰的功勞。
而這件事情本來也不是秘密,他當初就買通了大量的內侍宦官,甚至是朱允炆身邊的宦官作為他的耳目,幫助他盯著朱允炆。
但,花錢是一回事,人家在你絕望的時候還在幫著你這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說,這不僅僅是交易,還是功勞。
是功勞你就得賞賜啊。
加上他們在刺探訊息這方面,那是真有本事,表現呢,也不用多說。
實打實的強。
這就讓朱棣有了這個想法。
畢竟怎麼也是要論功行賞的,這群有天賦的傢伙,他應該好好利用的。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個,那麼東廠也成立不了的。
但,另一件事情讓他徹底的下定了決心,那就是錦衣衛的存在。
錦衣衛是從老朱時期就開始去監督天下的,他做的就是這份兒活兒。
可在朱棣這裡他們失手了,加上朱棣又發現了他們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錦衣衛來監督百官,那錦衣衛咋整?
他們誰看著?
刑部?大理寺?別鬧了,他們倒是想,但是也得辦得到啊。
所以朱棣就想到了讓這群當初幫助自己監視朱允炆的傢伙直接調轉槍頭去監視錦衣衛。
從而形成一個雙重監控。
而朱棣為什麼不擔心宦官會糊弄自己,這就是宦官的特色了。
本身就沒啥文化水平,心眼子再多他們也都是無根浮萍,最重要的是他們都只能靠著朱棣的看重而或者。
沒了朱棣,他們啥都不是!
所以皇帝對於宦官一般來說都是很信任的。
而朱棣最開始的時候也的確沒有讓東廠有什麼發展契機。
畢竟朱棣的目的是給他們賞賜,並且讓他們幹活,可不是給自己找麻煩。
所以在權利這塊,他卡得相當的死!
就是看著事兒,然後和錦衣衛的訊息對比,看看錦衣衛有沒有糊弄自己罷了。
這就讓他們的存在感相當的低了,低到了什麼地步?
東廠老祖宗是誰現在都還沒人知道呢。
作為一個有了規模的勢力,愣是找不到他們的祖師爺,相聲一個下九流的,還知道他的祖師爺是東方朔呢。
可想而知他們當初的存在感是多麼的低了。
但這個事情在宣宗這裡出現了改變,因為他設立了內書堂,教導那些宦官讀書識字,給他們長本事了。
這是東廠開始崛起的根子,但為什麼說如果把宦官徹底崛起的黑鍋扔到朱瞻基那裡對他來說有點冤枉呢?首先就是,讀書這個東西,你覺得它重不重要。
就比如說,先在歷史區近乎八成的人覺得自己學究天人,去了古代就能夠一統寰宇等等。
但有誰在自己的公司,帶著自己公司做大做強成為新老大了?
這是一個很根源的問題,朱瞻基教導他們讀書識字,也可以說教導他們明白事理,但是沒教導他們權謀心術啊。
東廠崛起的根源歸根結底其實是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