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明:明朝的特色——三廠篇(第1/4頁)
章節報錯
明朝錦衣衛算是威名之下,譭譽參半。
畢竟錦衣衛除了讓人聞風喪膽之外,他的職權其實很簡單。
第一,平定內部隱患。
第二,解決諸多權貴問題。
他在民生,探案,建設方面都算是有不少功勞的,尤其對於這京城之中的權貴,那更是壓制的很嚴重。
無論是保護皇權,還是維護規則方面,他絕對是有大功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情況,對於錦衣衛的評價,並非是一邊倒的批判。
但另一個地方可就不同了。
這三廠一衛之中的三廠可是實打實的惡貫滿盈了。
而這其中東廠的存在最為久遠,加上實在是沒有流傳出來的好事兒,那更是可以稱之為臭名昭著不可聞了。
畢竟西廠還有咱們的汪直汪廠公給頂大梁,內行廠時間還短,都沒有東廠這麼的....綿長。
所以三廠一衛之中,若是非要說這惡名,那東廠必須是首當其衝了。
如果說錦衣衛平素裡還乾點維持治安,疏通下水道,養養皇家動物這種正常人該乾的事情。
那麼咱們東廠,那基本上就可以說是,人乾的事兒,他是一樣都不幹啊。
但如果我們真的仔細剖析這三廠一衛就會發現,說實話這三廠之中,東廠西廠內行廠,這一個比一個心黑。
東廠,還真不敢說就是最壞的,哪怕他的存活時間是真的長。
從朱棣時期開始,一路幹到了崇禎完犢子。
西廠和內行廠的存活時間實在是遠遠不及,但就是這個所以才有一個疑惑。
如果說西廠和內行廠存在的時間遠不如東廠,是因為那所謂“文官集團”的反擊,那麼他們都能夠幹掉西廠和內行廠。
你順手弄掉東廠很難麼?
畢竟三廠一衛,你留一個錦衣衛不就行了?
歷朝歷代裡面也沒有這麼狠的啊!
就算是宦官最為猖獗的唐朝,也沒和明朝一樣讓宦官這麼四處開花的,這權利不權利的放一邊。
他噁心啊!
所以如果想要研究這件事情,我們必須得知道這三廠的區別到底在哪裡,他們又是怎麼誕生的。
先說東廠,這個名聲最大,存在時間最久。
他的誕生是明成祖朱棣率先設立的。
我們經常把明朝宦官掌權這口黑鍋扔到明宣宗朱瞻基這裡,雖然有些道理,但也的確是有那麼一絲絲冤枉了朱瞻基。
當年朱棣他親爹,明太祖朱元璋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腦子是真的好用。
尤其是很明白事情,所以對於宦官這裡可以說是深惡痛恨,將他們卡的死死的。
傳聞他還刻了一個石碑,上面寫著一句話。
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
等到了朱棣上位之後,那是一丁點臉都沒給朱元璋留著。
上來就給宦官想了一個衙門,東廠!
其原因說實話也很簡單,畢竟人家是靖難出身的。
而他的大本營北平城與國都南京那是相隔甚遠。